Return to search

台灣地區出口結構與品質的決定因素 / The Determinants of Export Structure and Quality in Taiwan

八十年代,隨著總體經濟的失衡,國內之出口結構也起了重大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中間產品以及機器設備比重的增加,以及非耐久消費財比重的減少。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民國七十年到八十二年我國製造業的出口情形,觀察出口結構與出口品質的變化,根據Falvey(1981)與Flam & Helpman(1987)建立實證模型,分別估計這些模型並進行Non-nested之假設。本研究的結論如下:一、在出口結構方面高勞動密集財之出口有逐年下降之趨勢,而高資本與高技術密集財則有逐年上升之趨勢,顯示我國之出口結構已慢慢轉向資本與技術密集。二、出口結構之決定因素勞動密集財出口比例之變化與國內要素稟賦,如固定資本、人力資本以及勞動的關係較為密切;資本密集財的出口因素用Ricardian理論或H-O理論來解釋都不是很完全;而技術密集財的出口決定因素則與相對成本和技術變動的關係較為密切,這些我國出口情形的實證結果與過去之文獻結果恰可以相呼應。三、在出口品質方面我國製造業的出口品質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主要決定因素為相對勞動成本之上升,以及技術之變動,而與要素稟賦之關係較不密切。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348
Creators王文淑, Wang, Wen Sh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