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作業基礎成本及管理制度規劃、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國內P印刷公司為個案實證對象 / The Design,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 Case Study for Domestic Local Printing Company

諸多業界與管會研究者深深感覺因為經營及製造環境產生重大丕變,使得傳統成本管理系統已無法滿足企業經理人為提昇企業本身競爭力所需的資訊。因此,學者針對資訊的產生要素(原始資料及制度方法)加以探討及研究,結果發現以作業為基礎所建立的成本管理系統能明確指出企業資源耗用情況,此即近年來廣受重視的作業基礎成本及管理制度(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簡稱ABC及ABM)。
  ABC及ABM已廣為討論及運用,惟大多以國外企業為主,我國企業正面臨轉型期,也逐漸重視此等成本管理新技術,但運用此等技術者多為外商企業,本土產業仍停留在觀念導入及模擬階段,故基於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理念,本論文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探討ABC及ABM於國內本土產業規劃、設計及實施之情況,俾供未來國內之學術及實務界人士推動ABC及ABM之參考。
  本論文以五個構面為探討主題:
  構面一、作業基礎成本及管理制度之發展(此屬理論部份);
  構面二、如何規劃及設計作業基礎成本及管理制度,並與實務相互比較;
  構面三、實務上實施作業基礎成本及管理制度之步驟及程序;
  構面四、組織文化、組織變革、及實施作業基礎成本及管理制度之相互關係;
  構面五、活用作業基礎成本資訊。
  經由實地個案研究所獲得之結論為:
  一、實務上基於行業特性及企業本身需求之緣故,於規劃、設計、及實施作業基礎成本及管理制度時宜作適度的修正。
  二、因目前個案公司之實際需求,故以作業時間為代理動因,俾計算作業或產品之真實成本。
  三、作業基礎成本資訊與傳統制度成本資訊比較的結果顯示,相對而言,產品成本的高低估範圍從高估64%到低估616%,其中以低估的程度較大,然而,促使產品成本高低估的影響因素眾多,如印刷紙質、紙張磅數、印量、著墨量、印刷開式、印刷色數等,且各因素間亦相互影響,導致目前不易解釋根本原因。
  四、運用資訊系統將作業基礎成本資訊加以整合並依所需表格化,可明確提供有關產品成本、作業成本、附加價值活動與無附加價值活動、及生產績效等有用之資訊,協助個案公司不同層級之主管了解公司資源使用的情況,俾於進行作業管理、企業策咯等活動時作為參考之依據。
  五、由於個案公司的組織文化較能接受新觀念及管理技術,使得在沒有外部支援的情況下,由公司自行規劃、設計、及實施作業基礎成本及管理制度,筆者於研究末期親訪相關人員後,發現個案公司的企業文化稍有改變(如生產現場人員逐漸認為填寫工作報表為本身責任),而高階主管也愈趨重視攸關的管理技術之重要性,引發個案公司從事改善企業的活動等。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856
Creators廖勝嘉, Liaw, Shenq Jia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