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共同基金-行銷策略之研究 / The Marketing Strategy for Mutual Funds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在國內整體的證券金融體系之中,屬於新近興起的行業,發展迄今,不過十三年光景,與英、美等先進國家發展近百年的歷史相比,國內投信事業無論在業者募集行銷管理、政府相關法令訂定乃至投資人對共同基金的基本正確認識等各方面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與尚待改進之處。
  因此,本文以國內外學者對共同基金行銷策略的相關文獻探討為研究基礎,輔以服務業的行銷策略為立論背景,對我國經營績效卓著之投信業者進行個案訪談,並輔以對投資人之問卷調查,據以歸納出研究結論和相關建議。
  而本論文之研究結論如下:
  1. 近年來國內共同基金市場的規模雖有成長,卻仍嫌緩慢,且繼續成長擴大不易,原因如下:國內投資人習慣於自行操作、投資人對「共同基金」認識不足及基金產品太少。
  2. 決定基金的募集及銷售的因素除報酬率外,尚有品牌形象及顧客關係、顧客服務、買賣的便利與否及手續費的高低等因素。
  3. 顧客類型及所得高低為投信業者主要的區隔市場變數,而其目標市場則為法人投資者及高所得投資者。
  4. 業者多定位為顧客的專業投資理財伙伴。
  5. 產品策略(基金推出的時機)較價格(降低管理費)、促銷(廣告、舉辦說明會等)及通路策略更重要。
  6. 由於銀行、證券商等通路日漸式微,業者對於自己擁有的通路及銷售力(Salesforce)就更加倚重。
  7. 新基金推出時期的基金公告性質廣告大於續後公司形象廣告。報紙、直接郵寄之信函及印刷品是最主要的廣告媒體;公共報導亦是業者常用的方式。上Internet作形象及產品廣告成為趨勢。
  8. 投資人對於投資工具最重視「安全性」(即穩定與保障)、「獲利性」與「瞭解程度」等三項屬性;投資人對共同基金的認知(瞭解)程度不強,不如銀行存款、股票。法人較個人投資者更為理性、穩健,對基金的認知(瞭解)程度也較強。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652
Creators黃啟瑞, Huang, Chi-Ray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