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TEST / TEST

TES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TW/103NCLT0396002
Date January 1900
Creators吳信賢, TEst
ContributorsTEST
Publisher國家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Source Sets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碩士
Format50
Relation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臺北市:藝術家。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毛綺芬(2007)。創思寫作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創造力及寫作態度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南市。 江百川(2004)。台北縣資訊教育推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 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吳靜吉、高泉豐、王敬仁、丁興祥(1981)。陶倫斯語文創造思考測驗(甲式) 指導及研究手冊。臺北:遠流。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吳武典(1997)。Gardner 與 Sternberg 智能建構模式的整合及人事智能之 探討。資優教育月刊,65,1-7。 吳靖國(2003)。創新教學如何可能?-「創造」意涵的哲學思維談起。載於國 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49-80)。臺 北市:師大書苑。 吳鐵雄(2009)。我國資訊教育發展。臺北市:心理。 吳鐵雄(1988)。我國各級學校資訊教育之研究:全國性調查。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NSC77-0301-H003-10),未出版。 吳鐵雄、梁恆正(1994)。台灣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現況與困難。中等教育,44(6), 6-31。 呂紹川(2008)。國中生科技創意歷程與產品創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沈翠蓮(2003)。教學原理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何榮桂(1998)。從教育部之資訊教育推展策略看未來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願景。 資訊與教育,68,2-13。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 育雙月刊,85,5-14。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林幸台(2002)。創造力評量。載於毛連塭(主編),創造力研究(頁264-303)。 臺北:心理。 林妙玲(2005)。創造力訓練方案對企業人士提昇創造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林榮泰(2005)。科技與人性的結合-文化創意。科學發展月刊,396,68-75。 林偉文(2007)。教學創新的梅迪奇效應:以英國創意夥伴計畫為例。教育研究 月刊,157,31-41。 林嘉琪(2009)。「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的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臺北 市。 林家仲(2005)。海峽兩岸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比較教育。佛光大學教育資訊學研 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宜蘭縣。 洪淑宜(2006)。創新教學之單元設計研究:以《創意思考》課程為例。臺北縣: 揚智文化。 洪璽如(2012)。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 --以金融遊戲 教學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 所,臺北市。 姜敏琳(2010)。「七巧板創意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郭生玉(2010)。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精華書局。 陳龍安(1986)。陶倫斯圖形創造思考測驗(乙式)指導手冊。臺北:臺北市立 師範學院。 陳龍安(1990)。「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智能結構模式在 創造思考教上的應用(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心理。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心理。 陳昭儀(1991)。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台北:心理。 陳偉民(2010)。不同空間能力學生使用3D繪圖軟體對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臺 北市。 陳柔竹(2011)。國中生設計概念與能力之探討-以日常創意商品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陳慧英(2011)。摺紙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圖形創造力發展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陳霞鄢、王振德(2004)。國小資優班教師創造力教學行為之研究。資優教育研 究,4,29-50。 陳志偉(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文進(2000)。我國資訊教育之演進與未來發展,資訊與教育,80,78-88。 張仁家、葉淑櫻(2006)。教師教學創新行為之迷思與定位,師說,194,25-29。 張振成(2001)。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與策略。菁莪,12(4),66-69。 張玉成(2003)。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 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31-48)。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201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雨霖、吳哲源與陳學志(2013)。創新教.學創意.想未來。教師天地,185, 6-12。 張慶勳、余宗樺、曾禎祥(2001)。國小推行資訊教育之現況與困境。國教天地, 144,58-66。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創造力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九十三年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事務報告(主題:資訊教育)。 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a)。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b)。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c)。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資訊教育)。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修訂版(資訊教育)。臺 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臺北市:教育部。 陸定邦、楊彩玲(2002)。創意表現技法。臺北市:全華。 湯堯(2005)。創造力、執行力與競爭力的哲學論述與積極作為。教學研究月刊, 133,31-41。 湯梓辰(2010)。我國資訊教育政策之發展與省思發展與省思-以歷史軌跡探討我 國資訊教育史。臺灣教育發展論壇,2,55-74。 曾志朗 (2005)。創造力之探源,猶如摸象。科學人,45(11),12-13。 曾志朗(2001)。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6(3),1-5。 游家政(2003)。創新教學方案的設計與評鑑-以統整主題單元為例。載於國立 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179-212)。臺 北市:師大書苑。 溫明正(199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應用之規劃。資訊 與教育,68,17-20。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臺北市:五南。 黃金益(1998)。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黃慧珊(2012)。創造思考教學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樂觀特質之成效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 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1-28。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 量表之發展。「創新與創造力-技術創造力的涵義與開發研討會」發表之論 文,臺北市政治大學。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市:心理。 經濟部(2010)。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臺北市:經濟部。 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2013)。IGCS 創新教學模式。2013年10月 21日。取自www.ifc.org.tw/drupal/?q=node/10 蔡文正(2001)。九年一貫創新教學與超文件模組教材之探討。載於國立高雄師 大學教育學系,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的創新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編(頁125- 133)。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淑君(2010)。創造力競賽活動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鄭英耀、王文中(2002)。影響科學競賽績優教師創意行為之因素。應用心理研 究,15,163-189。 潘裕豐(2006)。為何及如何進行創造思考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2),38-55。 賴士葆(1996)。技術與創新。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主編),商學總論(頁 447-467)。臺北市:麥田。 盧詩韻(2010)。台灣游藝百年-再現美學-台灣設計潮流百年。美育,180,8-81。 謝文慧(2005)。「問想做評(ATDE)」創造思考教學訓練方案對幼稚園教師創造 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 臺北市。 蕭錫錡、張仁家、黃金益(2000)。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 究。科學教育學刊,8(4),395-410。 蕭怡文(2010)。「問想做評(ATDE)」音樂教育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創 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 所,臺北市。 戴建耘(1996)。電腦與教育。現代教育論壇,1,64-79。 貳、英文部份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Barron, F., & Harrington, D. M.(1981).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2, 76-439. Barron, F., & Harrington, D. M. (1981).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2, 439-476. Brown, R. T. (1989). Creativity: What are we to measure? In J. A. Glover, R. R. Ronning, & C. R. Reynolds (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3-32). New York: Plenum Press. Cross, N. (1999). Natural intelligence in design. Design Studies, 20(1), 25-39.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Drucker, P. F. (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London: Heinemann. Getzels, J. W. & Csikszentmihalyi, M. (1976). The creative vis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oblem finding in Ar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Y: McGraw-Hill. Gardner, H. (1997). Extraordinary mind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Kneller, G. F. (1965).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reativ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awson, B. R. (2006). How designers think: The design process demystified (4th ed.). Oxford: Architectural Press. Lucas, B. (2001). Creativity teaching, teaching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learning. In Craft, A., Jeffrey, B. ,& Leibling, M. (Eds.), Creativity in education(pp.33-60). London: Continuum. Michael, K. Y. (2000). A comparison of students’ product creativity using a computer simulation activity versus a hands-on activity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Unpubi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Virginia. Moss, J. (1966). Measuring creative abili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dustrial ar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ouncil Teacher Education. Moustakas, C. (1967). Creativity and conformity.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ell, A., Shaw, J. C. and Simon, H. A. (1962). The process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Gruber, H., Terrell, G. & Wertheimer, M. (eds.),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Creative Thinking (pp. 63-119).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In S.G. Isaksen(Ed), Frontie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pp. 216-222). Buffalo, New York : Bearly. Robinson, K. (2001). Out of our minds: Leaning to be creative. Oxford: Capstone. Rogers, E. M. (200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fifth edi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Simon, H. A. (1996).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3rd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tarko, A. J. (2000).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Lawrence Eribaum.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R. J. Sternberg(Eds.), Handbook of creative (pp. 3-1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Sternberg, R. J. (2000). Identifying and developing creative giftedness. Roeper Review, 23(2), 60-64. Swartz, R. J. (2003). Infusing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to instruction in high school classrooms. In Daniel Fasko, Jr. (ed.),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pp. 207-252).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Taylor, R. P. (1980). 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 Tutor, tools, tute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Taylor, C. M. (1987). Expanding awareness of creative potentials worldwide. Salt Lake, UT: Brain Talent-Powers.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el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Torrance, E. P. (1974).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Norms-technical manual. princetion, New Jersey: Personnel Press. Treffinger, D. J., Isaksen, S. G., & Dorval, K. B. (2000).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 introduction (3rd ed.). Waco, TX: Prufrock Press. Tardif, T. Z. & Sternberg, R. J. (1993). What do we know about creativity?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429-440). New York: Cambridge. 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New York:Harcourt-Brace. Williams, F. E. (1970). Classroom ideas for encouraging thinking and feeling. New York: D.O.K. Publishers Inc.

Page generated in 0.026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