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人角色與風格與企業文化、企業創新能力之研究

iPod在全世界熱賣,但是其實當它剛剛推出時,全世界可是沒幾個人看好的,賈布斯是在整個電腦工業冷言冷語的環境裡,一步步堆起他的競爭壁壘。到了2004年底大勢明朗,各家公司要急起直追的時候,卻發現蘋果築起的競爭壁壘既高且深,業界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蘋果大鳴大放。

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想:賈布斯當年是如何在冷漠的世界中「相信自己」,他是如何產生強烈的自信,又如何能說服半信半疑的工程師,跟他去拼博這看似機率之外的運氣?如果不了解領導人身上的風格與氣質,便無法清楚解釋iPod的成功之處。

在蘋果電腦和賈布斯的各類企業傳記裡,找尋符合賈伯斯氣質的字眼,發現「偏執狂」(paranoia)這個字,最能形容像賈布斯這樣的創業家的精神氣質--他心中就是有一個世界的藍圖,而他,拼了命也要去實踐它。這樣的偏執,其實是嚴重背離傳統管理概念的。事實上,賈布斯搞砸的許多專案(例如1985年的「Lisa」、1995年的NExT)和他成功專案的數目幾乎一樣多,但弔詭的是:每科都得A+的長春藤大學MBA沒幾個當得成世界級的創業家,像賈布斯這樣的大學一年級退學生,卻能在商業世界裡大放光芒。倫敦皇家學院(Imperial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塔卡納商學院(Takana Business School)管理學教授珊卓•凡德默維(Sandra Vandermerwe)的一篇16000字研究論文〈iPod、iTunes、Steve Jobs:蘋果以科技帶動市場成長〉,為讀者從「企業經營模式轉型」的角度,探討時尚角度外的iPod衝擊;當一般人都由流行、時尚的角度看iPod,凡德默維教授則提醒:二十一世紀的蘋果,極有可能成為類似上世紀微軟般的新科技霸主,iPod的背後,是「硬體標準」和「軟體平台」的超級競爭,光從時尚流行的角度看,是小看了賈布斯的企圖。由公元兩千年到今天,當全世界科技公司找尋「再成長」的漫漫長夜裡,蘋果已經證明:它的「iLife」概念才是新主流,而iPod正是它主宰未來的訊號

寫作暢銷企管書《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從A到A+》的前史丹福教授柯林斯(Jim Collins)稱賈布斯為「商場裡的貝多芬」(Beethoven of business),並且坦承再多的企管知識,也難以取代創意人用生命闖蕩的非理性力量。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2359025
Creators李沛錞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