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九九O年代我國與拉丁美洲友邦經技合作之研究王家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綱提要
研究之動機、目的及方法
論文組織架構及資料來源
台海兩岸在中南美洲外交對抗之回顧(三個時期)
1949-1970年(我退出聯合國前-敵消我長-友邦數比2:20)
1971-1979年(我退出聯合國後-敵長我消-友邦數比12:12)
1980-1989年(蔣經國執政時期及李登輝執政初期-敵長我進-
友邦數比18:15)
備註:1990-1999年(李登輝執政時期-敵我建交拉鋸戰-友邦數比 19:14)
我國與中南美洲友邦經技合作
背景緣起
組織機制
(1)1960年代-外交部拉丁美洲農業技術合作小組
外交部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1968年)
(2)1970年代-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CITC(1972年)
(3)1980年代-海外經濟合作發展基金會IECDF(1988年)
(4)1990年代-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1996年)
合作項目
(1)1960-1980年代-農業(1963年起)、漁業(1974年起)、工業(1981年起)、竹工藝(1980年起)及昆蟲醫技(1981年起)
(2)1990年代-貸款計畫(基礎工程建設、工業區開發、中小企業轉融資、小農貸款、人道貸款)、外交部政策性貸款及人道援助
經費來源
(1)1974年6月以前-美援及我政府配合款
(2)1975年會計年度起-外交部預算(駐外技術團經費、政策性貸款、人道援助)
(3)1988年起-國庫編列援外基金(海外會及國合會貸款計畫)
合作策略
(1)1960-1980年代-傳統的農漁業技術合作
(2)1990年代-
擴大技術合作範圍(協助農業產銷、小農貸款、中小企業輔導與顧 問諮詢服務、海外服務工作團志工服務)
雙邊及多邊經濟合作(1991年CABEI會員國、1992年中美洲國家與中華民國合作混合委員會、1997年中美洲元首暨總理高峰會、1998年中美洲永續發展聯盟會員國及籌設中美洲經貿合作發展基金)
人道援助
合作績效
(1)1960-1980年代
政治外交層面-穩固8國傳統邦誼、爭取新興國家7國建交
經濟層面-1963年起總共派遣農技團23個、漁技團6個、竹技團2個、醫技團1個,至23國進行技術合作,協助當地農、漁業及竹工藝發展
(2)1990年代
政治外交層面-爭取尼加拉瓜復交、友邦支持我國參與聯合國、友邦歡迎我國加入中美洲統合體SICA
經濟層面-提供台灣成功發展經驗、7國中小企業轉融資貸款、 4國小農貸款、海地微額貸款、4國風災緊急紓困貸款、廠商赴友邦投資享有最優惠待遇、設立中美洲經貿辦事處、捐贈中美洲經濟合作發展基金、人道捐助
難題挑戰-
(1) 援外經費不足(國合基金僅達預定額度1/3、技術團經費增加有限且人事費偏高、援外金額占GNP比例偏低)
(2) 援外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建立(國合會成員架構不能反映民意監督功能、我國總體援外預算分屬不同部會或不同科目或隱藏在第二預備金內、援外支出缺乏民意有效監督、駐外使館浮濫運用援外資源)
(3) 援外專業人才難覓(國外待遇誘因不大、聘期無保障、國內不願優秀農技幹部外調、駐地貧窮落後或戰亂、被民間企業以高薪挖角)
(4) 友邦政府財力及基礎設施配合困難
(5) 廠商經貿投資未能配合援外政策
結論
經技合作--(1)效果:鞏固邦交、增進友邦的經濟發展、建立多邊的政經合作關係、突破中共外交封鎖
(2)影響經技合作成敗的變數:國際因素、中共因素、友邦國內政經情勢因素、我國國內因素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及目的/3
第二節研究方法/4
第三節組織架構及資料來源/5
第二章台海兩岸在拉丁美洲外交對抗之回顧
第一節「敵消我長」時期(1949年-1970年)/9
第二節「敵長我消」時期(1971年-1979年)/12
第三節「敵長我進」時期(1980年-1989年)/14
第三章一九九○年代以前我國與拉丁美洲友邦經技合作概況
第一節經技合作的背景與緣起/19
第二節經技合作的組織機制、內容項目與經費運用/22
第三節經技合作的評估/39
第四章一九九○年代我國與拉丁美洲友邦經技合作策略之分析
第一節拉丁美洲友邦對我之重要性/51
第二節我國與拉丁美洲友邦經技合作策略之轉變/65
第三節李總統登輝先生的太平之旅與我國與拉丁美洲友邦之經技合作/88
第五章一九九○年代我國與拉丁美洲友邦經技合作之評估
第一節當前我國經技合作的組織機制/111
第二節我國與拉丁美洲經技術合作的績效/117
第六章我國經援及技術合作所面臨的難題挑戰/130
第一節援外經費不足
第二節援外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建立
第三節援外專業人才難覓
第四節友邦政府財力及基礎設施配合困難
第五節廠商經貿投資未能配合援外政策
第七章結論/159
|
Page generated in 0.024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