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北京牛街回族社區的變遷與適應-以一九九七年「危改」前後為例

胡君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牛街是北京市內一條古老的街道,位於現今北京市宣武區西南隅,呈南北走向,北起廣安門大街,南至南橫西街,此街一帶為北京市最大的回族聚居區,以牛街為中心,在其東西兩側,有大大小小幾十條胡同,居住著數以萬計的回族居民。牛街回族聚居區由於歷史悠久,不僅在國內聞名遐邇,在國外伊斯蘭世界裡更是耳熟能詳的回族聚居區代表。 牛街有著近千年的歷史底蘊,蘊含了世居都市回族的文化內涵,然而北京市政府為了適應北京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需要,對於位居中心城區的宣武區,於一九九七年開始推行了大規模的危改計劃,此一都市更新計畫,影響牛街回族社區的發展極大,改變了回族聚居的生活型態,將世代居住在此的牛街回族,透過政策的執行,轉變為散雜居的形式,回族住在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牛街社區裡,還能繼續保持與傳承屬於自己的民族傳統與宗教文化嗎? 這個問題不僅是牛街的個案而已,當今中國各地大都市的回族聚居區,都同樣面臨這樣的狀況,要怎樣在國家體制與社會變遷的影響之下,而不被都市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所左右,迷失了自己的民族身分,而持續保持回族的民族文化並加以傳承,這都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世居回族們,要加以深思的問題與考驗。 筆者先從歷史背景的描述,先理解牛街回族社區的形成,以及掌教制度的崩解和寺坊制度的瓦解過程,再簡介北京市宣武區政府的危改計畫內容後,最後從經濟生活與族群關係的角度,橫向地來探討北京牛街回族經歷城市更新計畫與社區轉型的變遷因素,如何改變與適應這不同於以往的生活型態,希望藉此個案的研究,提供台灣學界對於中國都市回族研究的窗口。

Page generated in 0.010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