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越南阮代《法華國語經》漢喃字研究 / The Research on Han Nom Character in The Vietnameselotus Sutra of Nguyen Dynasty釋明正, Tu, Nguyen Din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題目為:「越南阮代《法華國語經》漢喃字研究」,共有六章,其內容說明佛陀宣說《法華經》的時間與地點,在大乘經典中的地位,本經在越南佛教價值和文字類別以及《法華國語經》的產生與《妙法蓮華經》的關係。經過仔細地考查與分析,法蓮為本經的作者,他於1844年開始發願受持解說,到了1856年8月才刻印完成,時間共有12年。之後再次刻印於1924年,目前筆者所使用,是第二次的版本。
關於本經的內容,主要還是依照羅什三藏的《妙法蓮華經》分為28品,不過分為上下兩卷。法蓮把重點寫於上欄稱為「註引部分」,而下欄採用詩歌六八和雙七體來呈現,在28品中作者還引用了相當多的經典論疏,讓本經如錦上添花,更加優美。法蓮是第一次用詩歌來「解音」的,如果從詩歌文學來看,有很重要的地位。也許不僅是越南佛教文學首次找到「解音」佛經的版本,也包括了越南文學發展史,它代表19世紀後半期,以詩歌註解的文學類型,這正是本經的獨特之處。
依照越南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喃字大概在11世初年就有了,到了13世紀已經發展到足夠創作文學的程度,之後16至19世紀之間達到了高潮。對於喃字的材料,經過本經所出現的文字,所得到的結果。那就是喃字構字的材料,主要還是借用漢字,然後按照漢越音的讀法。這樣看來漢越音在越南成立之後,喃字才有足夠產生和發展的條件。有關本經之文字分類,學生經過參考越南學者們對喃文之分類,基本上分為「借用漢字」和「創造新字」兩大類。「借用漢字方式」有四小類,「創造新字方式」有五小類。目前越南佛教界很少人注意到漢喃文佛經,所以用漢喃文註解佛經屬於尚待開拓的領域。最近在台灣、中國文字學界的學者,已經寫出有關越南的漢字與喃字專題研究,不過還沒有哪一篇具有具體性和整體性,尤其是喃文的起源、發展過程以及結構部分,從本經來看,也許與日本、韓國的漢字相比,變化會更多,而且創造新字應該也是最多的。總之,《法華國語經》的內容與文字,不僅在佛教文學領域或文字學方面,都非常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
Page generated in 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