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1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公共衛生與廣州城市現代化(1901-1930's)

周瑞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衛生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過去對此問題的注意並不多,所以研究者想透過衛生問題的研究,以瞭解現今的衛生措施是如何而來,它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我們在此以廣州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因為這是國民黨人在北伐之前,較能夠有效控制的城市。因此,了解廣州市的發展建設,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北伐之後,國民黨對於其他城市的管理與建設。再者,過去對於廣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事件的發展,忽視廣州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建設。在本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廣州市衛生局所實行的衛生措施,對於廣州本身、廣州市民,以及現代國家政權形塑的過程,所造成的影響。 在章節上,除了導論和結論外,共分為四章。在第一章中,大致論述廣州城市的歷史沿革,以及廣州城區的空間安排,以瞭解廣州城本身的特色。接著我們探討和傳統廣州相關的衛生設施與組織,包括六脈渠、糞伕以及九善堂等。雖然這些組織或設施曾經對於傳統廣州衛生的維持起過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以及工業化對於城市環境衛生的影響,這些舊有的措施與組織日益不足以應付這一項新的挑戰,並且成為日後衛生當局必須積極設法改善的課題。 第二章中,主要探討從新政到市衛生局設置前,即1901年到1920年,由廣州官方主導的相關措施,對廣州城市衛生和民眾生活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探討警察的設置對於城市衛生的管理,我們發現當時的警察,特別是在民初時期的警察,不但採取軍事化的訓練以維持城市的治安,警察也使用強制性的方式去禁止、取締民眾的不衛生行為。而且,所有這些取締措施,是以減少少數民眾因為不遵守衛生規範會影響到多數民眾公益為理由的。我們也稍微論述廣州在辛亥革命後,軍政府成立的衛生司對於城市衛生的管理,包括衛生司派人監督剪辮的工作,以及衛生司透過收集死鼠的方式迅速追蹤鼠疫的來源。但因為二次革命的關係,衛生司遭到裁撤,城市衛生的管理,又歸由警察專責。不過,我們也發現在衛生司和警察並置的時期裡,兩機構之間的分工關係,衛生司主要負責法令規章的制訂以及防疫、檢驗等較專門的措施,警察則以取締不衛生為主,這一分工模式,基本上一直延續到今天。 接著我們討論在這20年間,另外兩件與廣州衛生密切相關的工程建設。一件是清末時期自來水廠的興建,另一件則是民國7年拆城築路的進行。雖然廣州民眾很快就接受、使用自來水,水公司起初營運時也兼顧到社會服務,例如提供低廉的水價讓貧民使用。但是在民初以後因為水公司本身的腐敗,造成自來水廠的成效有限。要到民國18年市政府採取強制的方式將水公司收回後,自來水的水質及水量才有較大的改善。我們也發現在自來水廠的興建過程中,官方的態度是水廠能否興建的關鍵因素,地方紳商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接著我們討論市政公所和拆城築路的原因、過程及影響。雖然拆城築路的動機在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但是這措施也改變過去傳統城市街道狹小、空氣不流通的現象。只不過當時因為經費的限制,致使市政公所雖然注意到馬路渠道的修建,但只能夠因陋就簡做一初步性的改善,並造成渠道問題一直成為往後市政當局需要面對克服的難題。 接著主要是討論市衛生局成立後,一直到廣州淪陷,既1921年到1930年代間,衛生局對於舊有的城市衛生設備、組織進行改良和擴充,以及衛生局如何透過教育、強制、取締等方式,灌輸民眾相關的衛生知識,和規範、改變民眾的不衛生行為。在第三章中,我們首先探討市政廳成立的原因,以及該組織的特徵,包括該機構是廣州第一個根據西方市政制度成立的市政組織,以及市政廳各局首長皆由留學生擔任。接著我們討論衛生局在清濬渠道和改善清潔組織,如對清糞伕、清穢伕的管理,以及在廁所的改良上所做的努力。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州能夠在視覺和嗅覺上不會產生讓人不舒服的感受。以及改善外人對中國城市不衛生的印象。不過在經費有限及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衛生局往往只能做治標的改善。另外,我們也看到衛生局在進行這些措施時,必須和清潔工人、承辦商人以及市民等多方進行協商,甚至採取強硬的措施,以達到改善城市衛生的目的。例如衛生局將清糞的工作收回時,就必須面對糞伕、糞商以及街坊民眾之間的抗議與不滿。在最後一節中,我們討論衛生局企圖經由市立醫院提供免費看病住院的慈善服務以及其附屬的科學檢驗機構,來改變民眾的就醫習慣,和對西醫產生信仰,進而促進衛生行政的落實。 在第四章中,首先探討衛生局利用教育宣傳,如滅鼠、滅蚊、滅蠅運動,以及衛生展覽會的方式,讓民眾瞭解到疾病和細菌的關係。接著我們討論衛生局採取強制的方式要求民眾種痘以及進行大掃除等,這些措施的目的不但是要讓市民注意疾病的預防,和居家環境的整潔,也在改變民眾的傳統習慣。例如民眾習慣在舊曆年進行大掃除,衛生局則將大掃除的時間訂在新曆年年底。更重要的是,這些措施也是要讓民眾能夠自覺衛生的重要,進而減少政府在衛生管理上的負擔。在第三節中,我們也以中醫註冊和屠場的設置兩個例子,討論衛生局透過科學、細菌學的名義,對於不科學的中醫,以及不衛生的食品進行取締與規範。最後,我們探討衛生局在積極教育民眾之外,也透過衛生區劃以及衛生警察的設置,進行生死統計,不定時的抽查茶樓酒店衛生,以及提供施醫贈藥的服務,以讓衛生行政能夠更落實到街坊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2

專利強制授權制度對醫藥產業發展與藥物可近性之拮抗——各國法制比較與我國法制展望 / Struggle of patent compulsory licens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medicine accessibility of the public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aw in major countries and prospect of Taiwan

陳冠綾, Chen, Kuan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利益包括道德利益,社會利益與經濟利益,然而三種利益彼此可能互相衝突,醫藥品專利便是其中一種常見案例,若醫藥品在專利權的保護下,價格與可得性皆容易成為取得必需醫藥品的高門檻。關於如何使病人取得所需的專利藥物,「強制授權」制度被認為是一種可使用的彈性手段。 本篇論文旨在分析專利強制授權制度對藥物可近性可能造成之影響。第二章從國際公約中對於強制授權的規範切入,說明目前國際上強制授權的運作條件;第三章說明強制授權的功能,其在專利權制度中可達到之經濟與公共利益的調和與平衡,對於反對者所認為「強制授權造成的經濟傷害」論點予以駁斥,並說明強制授權造成專利權人的經濟損失並不如反對者宣稱的巨大,反而因強制授權制度的存在,能有效減少濫用權利的誘因;第四章則著重分析強制授權對公共衛生政策的影響,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建立起穩定的強制授權制度,有助於他們跨過初始的專利障礙,開始扶植本國藥廠並建立本國的藥物供應鏈,以達到獲取藥物的自主性;第五章以美國、加拿大、印度等國實施強制授權的案例,闡述強制授權在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實施和效果,強調無論是以強制授權或是其他更為強勢的手段,在專利的壟斷性下,為社會利益保留一項具有彈性與最後手段的措施之必要性;第六章則就我國的專利法修法沿革分析,提出關於現行專利法中強制授權的彈性不足會造成的影響及修改的方向。 /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cludes moral interests, social interests and economic interests, but the three interests may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Patents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 are the common cases. If the products are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patents, the price and accessibility will become the obstacles for obtaining essential medicines. The "compulsory license" system is considered to be a flexible instrument that can be used when patented drugs are required by patients.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impact of patent compulsory license system on accessibility of medicines.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points out the rule of operation of compulsory license from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introducing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conditions. Chapter 3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f compulsory license, that the reconciliation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economic and public interests can be achieved in the patent system. The opponents consider that economic harm would be caused by compulsory license. However, the actual economic loss of the patent owner is not as great as the opponents describe. In contrast, the incentive for the abuse of the right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through the existence of the compulsory license system. Chapter 4 focuses on how compulsory license system affects public health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ble compulsory license system helps them to cross the initial barriers and start to foster their own pharmaceuticals industry. Building their own medicines supply chain helps them to achieve the accessibility of medicines. Chapter 5 illustrates the attitude toward compulsory license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hapters introduce means of compulsory license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It emphasizes that, whether compulsory license or other more powerful means, to retain a flexible method for social interests is important in the patent law system. Chapter 6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Taiwan's patent law. This chapter emphasizes the impact on lack of flexibility about compulsory license, and it mentions the direction of the amendment to Taiwan Patent Law.
3

城市口腔衞生服務需要、需求和利用的研究 : 以上海口腔衞生服務的發展為例 / 城市口腔衞生服務需要需求和利用的研究以上海口腔衞生服務的發展為例;"以上海口腔衞生服務的發展為例"

李存榮 January 2004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