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指數期貨最後結算方式對於到期效應之影響

杜昭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指數期貨在到期結算當天於現貨市場產生的到期效應,一直眾所關切的議題。影響到期效應的因素很多,其中指數期貨的最後結算方式,亦影響著到期效應的大小或發生與否。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研究台灣現貨市場在改變最後結算方式後,是否有助於減緩到期效應發生之情況;此外亦比較世界各交易所採用的不同最後結算方式,是否對於現貨市場有不同影響,並將可行的最後結算方式提出供台灣來參考,以能達到降低現貨市場波動度並得到一個合理的最後結算價。實證結果如下: (1) 故整體來說,改變最後結算方式似乎不能有效改善對於現貨市場的所產生的到期效應。此外,開盤十五分鐘內的波動度大,採取此段時間的加權指數平均是否能得到一個合理的最後結算價格是有待商榷的。 (2) 在特別開盤報價、收盤價、平均價、盤中集合競價四種最後結算方式中,採用「平均價」、「盤中集合競價」之期貨契約均沒有檢測出具有異常波動效果。同時,在台灣現行交易制度與市場參與者的組成結構下,採用「特別開盤報價」、「收盤價」以及「盤中集合競價」在到期結算時容易因瞬間流動性不足,遭市場投機人士干預最後結算價格,故不適合採用這三種方式來決定最後結算價格。 (3) 未來仍然應繼續採用平均的方式來決定最後結算方式,但應修改目前開盤十五分鐘指數平均的計算方式,並可以考慮朝以下三個方向,以得一個合理的最後結算價格,並有效降低結算日市場波動度,及人為干預的情況: 1.延長計算最後結算價格的期間至一個最適長度。 2.將極端值刪除,不列入指數平均值的計算。 3.選擇一段能夠反應結算日當天現貨市場波動情況的期間,做為計 算最後結算價格之基礎。

Page generated in 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