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 / The Imagination of North-South Divisions in Taiwan李晏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目的在於了解南北對立的想像是如何出現在台灣社會,又是如何成為爭議的焦點。筆者從論述分析的角度出發,一方面考察南北對立想像論述出現時空與背景,另一方面則從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的角度,探討隱藏在論述背後的結構力量。
研究發現,當代台灣有兩股力量,都以「南/北」二元分類方式來認知台灣社會,一股是基於南部的弱勢感受,控訴資源配置不公的重北輕南論述;另一股則是為了區隔選民所產生的南北差異論述。
促使「重北輕南」感受的結構因素,遠因來自於清末日治時代台北逐漸成為台灣政經中心;近因則是195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後,所獲得的財政優勢,導致其他縣市與台北市資源的落差。在高雄市改制為直轄市之後,高雄市的政治菁英漸漸感受到雖位於相同行政層級,但資源卻不如台北市,因此開始將這種狀況批評為「重北輕南」。到了1990年代,相關論述更因北高市長直選的競爭壓力而浮出檯面,成為公共議題。而相關論述之所以能獲得民眾呼應且持續受到討論,則與1980年代以來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導致勞力遷徙模式南北分流轉為向北部單向集中,及其引發的各種效應有關。
南北差異論述起因於國民黨內部的省籍鬥爭。以外省人為主的新國民黨連線,為了淡化本身及支持者的省籍特性,試圖將其與國民黨主流派的省籍差異包裝成地域差異,以「台北都會中產階級選民/中南部鄉村選民」的劃分方式取代「外省人/本省人」。這套原本基於政治鬥爭而出現的論述,後來隨著政黨競爭,漸漸在各項選舉中被討論與強調。2000年後更因「北藍南綠」說法的出現,而使南部人與北部人的差異廣泛被論述。
本文歸結,台灣南北爭議的發生混雜多重因素,既是族群問題的延伸,又牽涉財政分配制度,同時也與台灣產業結構變遷息息相關。
|
Page generated in 0.01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