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家庭生命週期對女性就業型態之影響:事件史分析法之應用 / Women's employment patterns over the family life course: event history analysis

蕭玉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過去幾十年間女性勞動參與率長期的變化趨勢引起國內外學者廣大的興趣。其中20-34歲間女性勞動參與率大幅下降的情況更是備受關注,多數研究皆指出結婚、生育等家庭因素是造成女性離開勞動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即便整體女性勞動參與率逐年提升,前述大幅下降情形也越趨減緩,但婚育等家庭因素所造成的離職情形仍持續存在。基於對婦女工作連續性及工作-家庭衝突性的關注,本研究由工作持續時間(duration)的角度出發,以女性個人工作史為主軸,援引 2005年「東亞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研究」(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資料,並採用「事件史分析法」,從個人背景、家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工作特質及工作時期各面向探討在家庭因素影響下女性就業型態,包含「因家庭因素而『離職』及『退出後重返』」的變化情形及長期發展趨勢,希望能夠從不同以往研究的角度切入,並對此議題提出更多元的解釋。主要發現有下列幾點: 首先,家庭生命週期各階段中,相較於單身階段,「已婚沒有子女」及「育有0-6歲子女」階段對因家庭因素離職的機率有正向效果,重返機率相對為負向效果。而子女6歲以上進入學齡以後,因家庭因素離職的機率明顯下降,重返勞動市場的機率則明顯高於學齡前階段。顯示女性在育有學齡前子女之階段中,工作-家庭間的衝突性較高,因此當家庭責任與工作無法兼顧而必須在兩者間進行取捨時,大多數女性仍然會以家庭為優先考量,選擇放棄工作。 其次,本研究驗證高等教育之優勢確實為影響女性就業型態的重要因素。對於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之女性而言,因家庭因素選擇離職的機率相對較低;即便因家庭因素退出,也有較高的機率會重返勞動市場。 最後,對於時期的分析則顯示,女性受到家庭因素影響而離職之機率呈現隨時期下降的趨勢;而高等教育擴張造成的離職機率下降也自90年代開始顯現。整體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勞動參與型態除了受個人因素影響外,也受社會型態及產業結構改變之影響,並呈現社會變遷的趨勢。

Page generated in 0.02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