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拜月亭戲文研究王湘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也稱“戲文”。“戲文”一詞在當時比較常見。南戲是先於元雜劇出現又隨著北雜劇在元明時期流傳並得到重大發展的戲劇。體制較為完整,角色分工較細,因此可說是我國最早出現的成熟戲劇,也是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的民間戲曲品種。它深受南方人民的喜愛,並且和民俗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元統一後,雜劇的南移又輸入新的藝術養分,使南戲更加提升,為明代傳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宋元戲文即民間初創時期的傳奇,是明清文人傳奇賴以發展完善的母體。
而南戲“四大傳奇”一直是受人民歡迎的上乘之作,所謂的“江湖十八本”也以此四本為開頭,可見其受重視之程度。《拜月亭》是一部愛情的劇作,故事背景擺在金宣宗蒙古攻金時。除了歌頌愛情堅定的美德,在社會意義上也反映了離亂時代帶給人民的影響。本論文以南戲《拜月亭》為研究核心,輔以關漢卿元雜劇,探討其戲曲內涵、藝術層面以及其流變之情形。
本論文共分六章。首章是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研究範圍及作者、版本問題。將懸而未決之作者認定做一個釐清,採取大多數人的看法,一般定為元朝施惠所作。版本部分呈現兩種系統,在第三十五齣之後曲文有很明顯的不同。對兩系列的差異點也做了仔細的比較,由此可看出明人斧鑿的痕跡,並鑑定出世徳堂本比較接近古本。
第二章到第五章是主要本論。第二章情節主題,就其內容探討所呈現的意義與主題,其中亦牽涉到結構、排場設計、拜月原型神話的意涵等。第三章就幾位主要人物作深入的人格特質分析,以看出作者掌握人物的功力。本劇本人物的特色即在正面人物的發揚。第四章就語言的特色、科諢的諧趣、聲情的配合、以及戲劇的形式作一番欣賞,以見其巧思及藝術手法。第五章從曲譜、曲選的記錄與折子戲的保存看出《拜月亭》戲曲的流傳;從各種地方戲的表現觀察到戲曲曲文的變化,旨在爬梳出地方戲所蘊含的意義、民間意識的傾向、改編者的用心等等。
第六章餘論,是本論文延伸的部分。包括《拜月亭》在明朝中期所引發的《琵琶記》、《西廂記》、《拜月亭》高下之爭,作一個總結和補充。再者,就其愛情主題做現代的反觀和省思。在現代潮流的衝激下,《拜月亭》仍有其時代意義。不管歲月的遞嬗,愛情仍是人們生活的重心,它永遠有探討的價值,甚至更值得現代人來審視男女面對愛情不同的心態。最後是本論文未來可待開發的部分,欲做更廣闊、更精闢的研究和努力,比如改編的尺度、作者版本的考證、崑曲的蒐集、地方戲的了解,甚至“四大傳奇”的比較等等,有待挖掘的地方還很多。
|
Page generated in 0.03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