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灣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問題之研究--從財產權保障觀點陳獻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據殖民政府對原台灣人民土地之強占,是對於台灣人民財產權之剝奪,甚至已侵犯生存權、工作權。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及政治結構之蛻變,部分台灣人民陳情要求發還遭日據殖民政府強占之祖先開墾地,衍生為「還我祖產」、「還我土地」等訴求一一浮上台面。
本文乃以財產權保障之觀點探討日據時期被殖民政府強占土地問題發生之背景、原因及台灣光復後處理過程,從而獲致以下之結論與建議。
壹、 結論
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基本性格,是以強有力的國家權力支持扶助其產業資本之發展,但劉銘傳時期之清丈清賦簿冊殘缺不全,殖民政府在短期內亦不可能排除固有土地制度,殖民政府對於土地之掠奪及收買皆相當困難。因此對地籍作積極調查及整理,並且假借種種名義強占台灣人民土地,可歸納為:
一、藉土地調查、林野調查強占土地
實施土地調查及林野調查時,雖然殖民政府公佈許多認定擁有私有土地所有權之情形,但從寬從嚴認定之裁量權,當然會以其利害關係來決定的。
二、以武力為後盾對原住民實施集團移住強占土地
殖民政府對「蕃地」推動大規模的討伐和撫育政策,其目的在奪取山林土地,而實際推動者則為武裝的日本軍警。
三、假借公共利益之名強占土地
殖民政府或財閥之收用土地行為是否曾逾越財產權保障之範疇?甚至於強占台灣人民之土地?頗值得商榷。而對於收用土地之補償並無標準,甚至未曾補償。
四、憲警協助日人及資本家之強占土地
日本在台的殖民地產業中,土地資本部份有相當比率是從台灣人民手中強制收買的,這主要是藉助於武裝警察及憲兵力量。
日據殖民政府強占之台灣人民土地在光復初期被國民政府以日產名義接收,並形成龐大公有、公營事業體系。雖然公有土地之來源,咸認為有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之歷史淵源,但從被強占土地地主之財產權保障觀點而言,光復初期土地權利清理及後來土地改革之推動時,均未能完全處理。
貳、建議
台灣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之處理,其政策意義在於憲法第十五條人民財產權之保障。茲提出以下之建議:
一、被強占土地原所有權人,或依法律規定雖非所有人亦得行使所有人之權利者,例如其繼承人、遺產管理人,皆能提出請求發還土地。而國家為行政法關係上之基本當事人,建議可由政府主動對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問題調查並加以處理。
二、人民申請發還被強占土地時,舉證責任應由申請發還者提出,但是建議政府應從歷史檔案資料中尋找出合理之認證標準,並且證據之認定應組專責機構,避免多重標準。
三、確係強占未給價之土地,應發還其土地,但若被強占土地係公共使用不應發還,而應以其他土地交換或發給補償金;對土地依其使用種類及目的實施以重大建設費用或投資,或對其使用有公共方面之利益時,亦適用此原則。而確係給價偏低之強占,則應協調發給補償金或另以其他方式補償。
四、已依民法或其他法律規定取得土地所有權之善意第三者,其權利應不受影響,對原土地所有權人建議另以等值土地交換或發給金錢補償。
五、對於被強占土地之解決,建議另訂特別法規範。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6
第貳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9
第一節 文獻回顧…………………………………………………………… 9
第二節 理論基礎……………………………………………………………21
第參章 財產權保障之分析………………………………………………… 32
第一節 財產權之概念………………………………………………………32
第二節 財產權思想之發展…………………………………………………37
第三節 財產權保障…………………………………………………………42
第肆章 日據殖民政府對台灣人民土地強占之分析……………………… 60
第一節 台灣日據時期法制之成立過程……………………………………60
第二節 日據時期之土地調查、林野調查及土地登記……………………66
第三節 日據殖民政府對台灣人民土地之強占……………………………91
第伍章 台灣光復後對於被日據殖民政府強占土地處理之分析……… 125
第一節 台灣光復初期政府接收日產時期……………………………… 125
第二節 公地放領時期…………………………………………………… 151
第三節 還我土地社會運動形成時期…………………………………… 162
第陸章 台灣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解決對策之分析………………………175
第一節 瑞竹、頂林林業生產合作社土地放領個案分析……………… 175
第二節 課題探討與解決對策研擬…………………………………… …188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196
參考文獻…………………………………………………………………… 204
附錄………………………………………………………………………… .216
|
Page generated in 0.014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