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臟疾病死因對兩性餘命差異之影響 / The effect of heart diseases on the differences in life expectancy between genders黃俞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死亡率快速下降之際,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在台灣卻持續擴大,這與不同年齡層中,兩性在不同死因上之死亡率差異有關。台灣地區自1970年代以後主要死因結構從傳染性及寄生蟲疾病轉為心臟血管、惡性腫瘤、慢性疾病。在此之中,至2007年已躍升為第二死因的心臟疾病,對國人之威脅性越來越嚴重。醫學界亦開始注意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原因差異,過去認為由於女性的雌激素具有抑制細胞肥大、增加血管彈性以及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特性,所以在更年期之前女性較不會因心臟疾病致死,但近年醫生認為因心臟疾病致死不再是男性的專利,反而女性由於發生心臟疾病的症狀較不典型,且目前醫學界對心臟疾病的診斷工具是針對男性的,因此近年醫學界進而開始呼籲女性(特別是更年期後)不可以忽略心臟疾病對女性所造成的威脅,然而可惜的是,醫學界在討論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差異時,皆是引用美國數據以突顯心臟疾病危害女性的嚴重性。然而與台灣情況大相逕庭的美國,實際情況是,在1980年代後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差距已轉為縮小,其中男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的改善,為美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縮小的最大功臣。但在文化與民俗風情不同之下,這並無法讓我們正確得知,從197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兩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的真實圖像。
因此,本文利用行政院衛生署1971到2009年的「死因檔」資料及使用1971到2009年內政部之「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進行計算,透過心臟疾病多元遞減生命表,發現則為台灣地區從1971年到2009年間,兩性在心臟疾病死亡率上的差距,對兩性預期壽命差距所造成的效果中,從4%提升至8.8%,且在這之中,不論是哪個年齡層,亦可明顯發現男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其改善程度不比女性快速。
此外,針對活到25歲直至55歲前兩性因其他疾病致死的圖像,我們發現在台灣社會中,活到25歲的人們直至55歲前,因各疾病致死的機率,惡性腫瘤依然還是影響國人最重要的疾病,次之為意外事故,男女性皆是,僅管如此,我們也發現,心臟疾病對男性的重要程度依然有一定的影響力-從1971年到2009年,男性在這段時間內因心臟疾病致死機率皆無改善。這代表著許多家庭有可能因而失去經濟支柱的男性、家道中落,而家庭結構又是落入貧窮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女性單親來說更是(亦即貧窮女性化),而且貧窮文化有個特點,即是落入貧窮後,其下一代亦有很大機會落入貧窮。這種現象更會帶來負面的社會經濟成本,因此我們有必要重視「寡婦製造機」此種現象。最後,女性之所以呈現較男性高死因別為心臟疾病的比例,這乃源自於女性在高年齡組(80歲以上),相較於男性,有嚴重許多的死於心臟疾病人數。
|
Page generated in 0.016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