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論文引用灰色文獻之研究

蔡佳玲, Tsai, Chia-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大量增加、溝通交流方式的多元化,使用者的需求更加廣泛與深入,傳統的圖書、期刊資料已無法滿足讀者的研究需求,對於豐沛新穎但不易取得之「灰色文獻」,其重要性更不容忽視。根據學者研究指出,學術界引用或參考灰色文獻的情形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對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論文引用灰色文獻做一分析,瞭解社會科學整體研究灰色文獻的概況。並期藉此引用文獻分析之結果,作為規劃圖書館在提供灰色文獻服務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引用文獻分析法分析教育學、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與社會學1995-1999年間的期刊論文。該期刊樣本則以國科會期刊評比排序之結果為研究對象,於各該學科挑選前10種期刊,共5,202篇文章,計有140,710筆引用文獻,其中共有19,191筆灰色文獻。 研究結果顯示:以引用數量分析而言,社會科學期刊論文引用灰色文獻之平均數量為4.41個,文章數比例為74.72%,引用灰色文獻個數比例為13.64%。各學科間,平均引用個數、引用灰色文獻文章數比例及引用灰色文獻個數比例皆以經濟學最高。以引用資料類型而言,社會科學期刊論文引用灰色文獻資料類型以政府出版品最高。教育學、人類學以引用博碩士論文為主,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以引用政府出版品為主。以引用語文而言,社會科學期刊論文與各學科引用灰色文獻之語文皆以中、英文為主。就引用年代而言,社會科學期刊論文引用灰色文獻之年代以1990-1994年為主,引用1990年以後的比例已超過半數。各學科皆以引用1990年以後佔多數。 本研究建議對於高度引用灰色的學科,須加強重視灰色文獻於該等學科的重要性、加強蒐集灰色文獻、圖書館對社會科學系所應加強提供政府出版品、博碩士論文與研討會論文等灰色文獻、國內圖書館間合作典藏,建立灰色文獻資料庫。
2

技術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省屬農林技術機構個案分析

張以諾, ZHANG, YI-N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一個科技制度化的時代,科技人員不再個別地從事研究,而是經由任務小組(Task Force)或工作團隊(Team Work )的組織方式來從事集體的創作。就組織設計權變 研究途徑的觀點言之,此種由科技人員為主所組成的技術機構,其所面臨的環境、使 用的技術、組成的成員均不同於一般行政機關或產業組織,故其組織內部的結構和過 程必有特殊之設計。 本篇論文以省屬農林技術機構(包括五個試驗所及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為研究對象, 就組織設計之權變研究途徑及科技人員在組織中之行為研究為理論基礎,採用文獻分 析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觀察訪問法對研究對象目前之組織設計情形作詳盡之分析,嘗 試對既有的學理主張予以檢證,進而提出建議供實務者及後讀研究者之參考。全文共 七章,約九萬餘言,茲將各章簡述如次: 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有關名詞詮釋,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第二章,理論基礎與研究架構,提出本篇論文之理論基礎,包括組織設計之權變研究 途徑以及科技人員在組織中進行之研究,並提出論文的研究架構和基本假設。 第三章,省屬農林技術機構之結構面設計,就研究對象其組織結構面設計之情形加以 分析討論,包括水平分化情形、垂直分化情形、結構型式以及結構特性。 第四章,省屬農林技術機構之過程面設計,就研究對象其組織過程面設計之情形加以 分析討論,包括領導與激勵過程、溝通與互動過程、決策與目標設定過程、以及控制 考核與績效評估過程。 第五章,省屬農林技術機構之權變因素設計:探究可能影響技術機構組織設計的內外 在因素,包括策略與技術特性、環境與人員特性、昇遷與報酬制度。 第六章,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與討論,就上述各種組織變項之特性,編成問卷,對五 所一場之技術研究人員加以施測,並就調查結果作相關分析,及不同組樣本之差異分 析。 第七章,結論:除了對整個研究過程加以檢討,並對研究發現加以整理,提出建議。
3

戰後台灣社會變遷對民眾飲食習慣之影響:廣告觀點 / Advertising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how social changes in the fifty years after the war activities affected the diet habits of Taiwanese.

孫琳鳳, Sun, Lin 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台灣戰後五十年來中國時報上與飲食活動相關的廣告,從廣告的觀點,去探索台灣社會變遷如何對民眾飲食習慣造成影響。   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法,蒐集1950年至2000年在中國時報刊登所有飲食活動相關的廣告,整理歸納出台灣民眾飲食習慣的變化。並使用文獻分析法,分析影響台灣社會變遷之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論述及官方統計資料、期刊論文。   研究結果發現,社會變遷使得台灣民眾飲食習慣從重視「吃的功能」走向「吃的價值」;經濟發展帶動飲食習慣由重「量」轉而重「質」的發展;戰後五十年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使得台灣飲食習慣走向西方化、速食化;女性角色轉變因而帶動更直效的飲食習慣;飲食產業也隨著飲食趨勢提供不同需求的商品及服務。 / In this paper is from an advertising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how social changes in the fifty years after the war activities affected the diet habits of Taiwanese. This study uses Historical Research to collect all published in the China times from 1950 to 2000 the diet activity-related advertising. And use the Content Analysis to analysis of Taiwan social changes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relevant official statistical data, and the journal articl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e social change makes the diet habits of the Taiwanese from the emphasis on “food’s functional” to “food’s valu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d diet habits by attention “quantity “towards "quality". Outside culture influences to make Taiwan diet habits Western oriented and fast-food oriented. The changing role of women and thus bring more direct eating habits. The diet industries provide goods and services with different needs dietary trends.

Page generated in 0.02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