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空權理論之挑戰─新加坡的個案研究

段建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加坡位處麻六甲海要衝,連接印度洋與南中國海,自古即為海上貿易的重要轉運站,先天的港灣條件與地理環境,理應成為該國發展海軍的有力要素,但是,該國空軍無論在能力與素質都高居東南亞之冠,何以先發展空軍?訓練是軍隊戦力保持的重要因素,尤以空軍訓練需要大空域的運用,新加坡土地面積狹小訓練空域不足,建構空軍後訓練需求是如何解決?均為本人研究動機。一國武裝部隊的建置需求需從地緣的角度分析,而空權時代的變革,對地緣政治來說,創造了全球一體化的趨勢。空軍為空權理論實踐的具體表現,也是地緣政治理論實踐的重要支柱;其發展過與不及均影響該國的經濟表現與安全維護。本研究企圖站在空權理論實踐的角度,將相關理論要素作為實踐的指標,並企圖回答以下問題:一、新加坡為何重視空權?二、新加坡如何發展空中武力?有何特點與限制? 本研究採歷史研究的方法進行,從空權的角度切入,探討新加坡個案,並輔以訪談法以彌補資料的不足;研究發現新加坡重視空權的原因在於1.擴展空間獲取戰略縱深2.化被動為主動改變戰略思維3.空軍是攻勢防衛的主要工具4.促進高科技發展。 從新加坡對空軍的建構上來看,基本上是遵循空權理論島嶼型國家的步驟去實踐,然而,用空權的五大要素檢驗卻發現新加坡有飛行人力不足、資深飛行人員留用不易,縱深不足造成基地發展過於密集、國家重要建設與人口過於密集及空域不足影響空軍訓練等重大限制,理論上是無法也不應該支持這麼精實的空軍。但是新加坡卻採取了一些措施來彌補形成了對空權理論的挑戰。 新加坡的國防工業帶動了該國的整體工業,而航空工業在既有的基礎要角逐東南亞的維修市場,必需不斷的透過採購較高科技的商品,藉談判以轉移技術,帶動與提昇國內科技,軍事裝備是隱含最多的先進科技,藉著新機的採購逐步實現其技術與科技水準的提升。在這種既能提升國家安全,也能創造就業機會,並為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情況下,新加坡沒有理由不去發展與維持精實的空軍。

Page generated in 0.02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