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從和中到抗中: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之比較研究 / From pro-China to anti-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be's two terms foreign-policy toward China

王歡, Wang, 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12年9月,安倍晉三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並在12月率自民黨於眾議院選舉中獲勝並重奪政權。二度當選日本首相的安倍,在對中政策上一改2006年至2007年第一次執政時期的友好溫和的積極姿態,表現出頗為強硬的態度。 針對引起中日間巨大爭端的領土問題,安倍表示日本擁有釣魚臺主權是毫無爭議可言的;在靖國神社參拜的議題上,他一反首次執政時期模糊不明的態度甚至親自前去參拜;在歷史問題上,他針對「侵略」一詞的意涵與界線提出質疑。除此之外,安倍還與包括中國周邊國家在內的東南亞諸國建立密切合作關係,提出「積極和平主義」的外交關鍵詞,並將其納入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等,這不僅是安倍為改變日本戰後負面形象、使日本民眾重新建立對日本以及日本政治信心的表現,同時也是間接防備與制衡中國的表現。 根據美國國際關係學者Allison所提出的國家對外決策理論,可知外交決策的結果隨三個因素而變。這三個因素分別為理性行為者模式、組織過程模式、政府政治模式。為探討與追究安倍兩次政權中究竟在對中外交上究竟做出了怎樣的決策,這些決策有何特徵以及為何會出現不同的特徵,本文將借用該分析模式來分析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之轉變。

Page generated in 0.015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