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跨疆域知識移轉之探討--以統一超商為例

吳美惠, Wu, Mei-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企業如何透過組織間跨疆域知識移轉,強化組織的核心能耐。其研究方法採行質化研究,以統一超商公司為研究對象,透過深度訪談,詳盡報導統一超商跨疆域知識移轉的活動與過程,並結合文獻探討以及研究者個人理解,發展十三個命題。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 知識特性與移轉模式的關係 經營知識可依內隱性與地區鑲嵌性劃分四個知識群組。知識的內隱性影響移轉媒介,內隱程度高者以人員為主;反之以物件為主。知識的地區鑲嵌程度則影響移轉深度,地區鑲嵌程度較低,知識提供者同時移轉知識架構與知識內容;反之,知識提供者移轉知識架構,知識接受者建構知識內容。 (2) 移轉雙方特質與移轉模式的關係 知識提供者與接受者的目標結合程度會影響知識移轉的涉入程度。當目標結合程度愈高,知識移轉的內容愈具廣度與深度、互動頻率愈高、移轉機制愈多元且參與成員體系愈龐大,愈有利於移轉內隱知識,亦愈需要設置知識移轉的統籌窗口,負責最新營運情報的即時傳遞、個別移轉專案的協調整合、建立知識移轉之責任分工體系與推動計劃性移轉機制。 知識接受者的先前基礎會影響知識的移轉順序。當知識接受者不具先前基礎,知識提供者移轉各項核心營業活動的入門知識。當知識接受者具備先前基礎,知識移轉涉及組織改變,優先移轉快速展現績效的經營知識;又先移轉後勤支援系統,後移轉核心營業活動。 (3) 跨疆域知識移轉之本土化調適 針對外部機構配合問題,可利用知識提供者原有網絡關係加以調適;針對社會型態與消費習慣迥異問題,可透過知識接受者觀摩民情風俗較為相近的第三國做法加以調適。此外,知識接受者可透過內化、共同化、外化與結合之知識螺旋循環,在知識提供者的知識架構下,自行建構與當地社會情境鑲嵌的知識內容。

Page generated in 0.01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