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歷史決定論」的反思-波柏與伯林對於「歷史決定論」的批判

張家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歷史決定論」(Historicism)最初並非是歷史學範疇當中的概念,而是源於哲學範疇中的學說。哲學範疇中的「決定論」(determinism)。決定論的思想內容,有「因果性」、「必然性」、「規律性」等可以清楚指稱的特徵,並且也有著認識與指導的作用存在。隨著各個時代裏的思想家對其內涵詮釋的轉換,才逐漸演變成處理社會歷史發展的歷史學問題。 經由馬克思(Karl Max, 1818-1883)的發揚光大,「歷史決定論」從歷史學中理論性的問題,又擴展到了政治哲學中關於政治實踐與行動的問題。「歷史決定論」與政治實踐與行動的結合,對於人類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卡爾‧波柏(Karl R. Popper, 1902-1994)與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兩位二十世紀的著名思想家,注意到了其重大的影響當中之於人類的惡毒影響與嚴重的歷史後果。對於「歷史決定論」,波柏從「歷史決定論不符合科學方法的知識論層面切入,反駁歷史決定論試圖預測歷史是不可能的;伯林從「歷史決定論」是一種幻覺,預設一個烏托邦的美好未來卻造成二十世紀人類的極大災難,反駁歷史決定論將人類對於價值與生活目標的追求歸結為一的可怕後果。 波柏與伯林對於「歷史決定論」的批判引起了主張歷史決定論者之批評,波柏被批判為只從理論而非從實踐的角度,並且誤解了科學方法;伯林被批判為是一種虛無飄渺的相對主義。 儘管主張「歷史決定論」之批判從理據上言之亦有理,然而波柏與伯林對於「歷史決定論」的批判仍然足以引發世人對於「歷史決定論」與政治實踐與行動相結合之可能惡毒影響與嚴重的歷史後果。 對於波柏與伯林之於「歷史決定論」之討論,除了使人對於「歷史決定論」進行反思之外,亦可見「歷史決定論」之於兩位思想家之政治思想體系之重要性。

Page generated in 0.01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