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蒙古帝國本部可汗大統承襲之研究林修澈, Lin, Xiu-C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是「序論」。第二章「蒙古民族的繼承法則」,包
含家族的繼承法則與蒙古民族領袖的承襲法則等二種法規。前者考察養子、婦女
(妻與女兒)和兄弟(尤重長幼秩序)在繼承法上所扮演的角色,這裡作者指出
在「蒙古社會制度史」中所說嫡庶兄弟勉位平等,及蒙古人行幼子繼承法二點為
不正確,並指出在繼承上長子與幼子均具有較特殊的地位,尤其長子幾乎享有承
襲的特權。蒙古帝國可汗的承龔,即融合二種法規而成,即行「家產主義」(Pa
trimonolism)。
第三章「帝國本部可汗大統的承襲」,首先考出諸可汗的先後秩序及世系譜
。作者接受本田實信及岡田英弘的 approch,利用伊斯蘭資料來考訂蒙古及中國
方面的資料,最後得出一份可能較真確的表與譜來。除了前舉二位學者外,學界
只利用蒙古及中國資料。沒有考慮到伊斯蘭史料。其實只根據前者,會導致不少
的錯誤。
第四章「可汗承襲制度的探討」乃採用社會學的「微視分析」(micro anal
ysis)及巨視分析(macro analysis)分別從制度的內部及外部加以觀察。透過
前者可以看出整個制度的形成、演變及運作是表現在三個要素的功能強弱的變化
上。此三要素即:(1)具有黃金氏族血統(2)被前可汗指定為承襲人(包括
「前可汗遺命」及「被立為皇太子」兩型)(3)經「庫利爾台」推戴。透過後
者,表現兩個特色(1)在制度的理論層(theorical level)沒有形成堅定的
長子承襲的理想形象(ideal image)(2)文化、生活型態的差異,強化宗室
各王的磨擦。卸漢地主義對抗蒙古主義。
第五章「可汗承龔制度的比較觀」以帝國內諸汗國及中國北族王朝為此較對
象。前者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而 Kalif繼承法則與蒙古近似,故加強了諸汗國
汗的繼承制度,但汗非信奉伊斯蘭教便易引起混亂與謀弒;帝國本部因為宗教寬
容的原故,沒有宗教爭執,但受漠地土皇太子制度影響。這是因為游牧社會建立
強大國家引起權力結構的改變,君權擴大。君與諸部族長常形成封建關係,故需
要立皇太子制度配合,這是中國北族所建立朝代難以避免的改變。
最後,第六章則為結論。
|
2 |
西漢與匈奴在西域爭戰之研究郭光鋏, Guo, Guang-J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總共約捌萬位千字。共分五章:一、西漢與匈奴在西域爭戰之前奏;
二、西漢與匈奴在西域爭戰之因素;三、漢匈勢力在西域之消長;四、西漢在西
域之軍政措施:五、結論。
第一章分三節:一、漢初西北之國際形勢與漢國力之運作;二、大戰略;三
、漢匈對抗之政略與戰略的運用。第二章亦分三節:一、西域之政治經濟特質;
匈奴與西城之關係;三、漢通西域之目的。第三章分四節:一、漢在河西之經營
方略;二、漢匈與西域之地理交通;三、大宛之役;四、匈奴勢力在西域之衰微
。第四章分三節:一、漢在西域之戰略佈署;二、都護制度;三、陳湯滅郅支之
戰。第五章為結論。
匈奴是一個機動而活躍的民族,其活躍表現在軍事方面時,便顯示了戰士的
勇武和戰馬的慓悍;當表現於經濟方面時,則顯示了商業性格的強烈。漢朝為了
對付匈奴這一強敵,乃實施一連串的富強安內政策,並有「斷匈奴右臂」的政略
指導,蓋西域乃漢政治生存空間之前線地帶,漢通西域一方面是基於國防安全的
考慮,另一方面方可因此而威脅匈奴之右翼,斷其府藏,絕其西方之援國。匈奴
卒因漢朝的撻伐而窮蹙、而衰微,終於分裂為二部,最後則呼韓邪單于南降漢,
郅支單于被滅於康居。
|
3 |
金源與北亞諸部族關係之研究郭明璋, Guo, Ming-Z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計一冊,約十萬字,連緒論及結論共六章,每章下分二至四節不等,
今扼要說明論文內容於下第一章緒論係將本論文的題目加以界定,次敘述研究動
機及史料的使用,最後則綜論各章節的內容。
金源與北亞諸部族的關係,可以金章宗泰和六年成吉思汗稱汗為劃分點。第
二章「金源時代的北亞諸部族」係將前段之歷史加以有系統的整理。第一節是以
拉施特哀丁所著集史之部族篇為主,以秘史為輔,再參以諸史,將諸部族的起源
、分佈及其與金源的關係理出經緯。第二節是以金史紀傳為主敘述金與韃靼、阻
璞(北亞諸部族之泛稱)之關係。第三節是以部族為中心從理論及史實層面分別
敘述諸部族的分合。第四節以金史地理志整理出金源北邊的疆域。
泰和六年以後,由於諸部族已為成吉思汗所統一,故金源與北亞諸部族的關
係等於「金源與蒙古的關係」。第三章就是將整個金蒙關係史加以總整理,分析
其演變經過。
第四章則完全以金源的立場分析其「北亞部族政策」,即金對北方所採取的
主要措施。第一節將守邊部族區分為兩種。第二節則將金源諸帝所修之邊堡界壕
按年代作直線式的敘述。第三節則由金史中將與北邊有關的軍事機構加以整理考
證。
第五章是屬於分析性的,站在金源北邊政策上從四個角度分析其亡國原因。
第一節言其重南輕北,這是金源對外政策的一個趨向。第二節重點放在耶律留哥
與蒲鮮萬奴之叛變,再加上蒙古勢力的介入,導至金東北的喪失。第三節契丹反
亂軍的叛變是承續第四章的第一節。第四章分析宣宗棄燕京遷都汴京的重大錯誤
。
第六章是綜合前述五章得出結論並提出研究心得。
|
4 |
西藏婚姻制度之研究龔甬波, Gong, Yong-P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一冊,七萬五千餘字。
共分六章十六節。
本論文主要在提供西藏婚姻制度的全貌,並說明兄弟共妻只是變眾婚的一種。
其次藉對西藏婚姻制度的認識和瞭解,以探討其對西藏宗教,社會、經濟的關係
,以及婚姻制度的變遷情形。茲將章節簡錄於後:
第一章:導論—(生態環境、歷史背景、社會文化)
第二章:西藏婚姻制度的認識—
(中外學者對西藏婚姻的研究,對西藏婚姻制度的認識)
第三章:西藏婚姻制度的分析—
(配偶制度、通婚範圍、婚姻條件、婚姻程序的儀禮及意義、婚姻之
成立與效力以及婚姻之消滅與再生)
第四章:西藏婚制度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西藏婚姻與宗教、社會、經濟的關係)
第五章:西藏婚姻制度的變遷—
(配偶制度、通婚範圍、結婚儀禮的孌遷)
第六章:結論。
|
5 |
第十三輩達賴喇嘛時期西藏涉外關係之研究郭泮, Guo, P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與西藏之關係,在唐朝起正式建立,唐朝以前的西藏是由「舜逐三苗於三
危」逐漸演變發展而來。元、明兩朝西藏與內地的關係甚為密切,在政治上是漢族
領導了藏族,在文化上是藏族涵化了漢族。至清朝更增加了對藏的統治關係,西藏
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份,尤其經過三次對西藏的用兵,中國在藏主權正式建立,
滿清末年,國勢漸衰,邊地多故,外交失敗,除了藩屬不斷喪失外,西藏亦遭
到帝國主義者的侵略,外患主要來自英俄兩國。英國侵入西藏為確保其喜馬拉雅山
南方的印度殖民地,在侵藏之前,先又吞併了西藏南方約三小邦;蘇俄亦不落後,
從蒙古、新疆直向西藏滲透,與英國發生衝突。此時西藏受帝國主義者的煽惑,時
而親英反華,在民國成立,尤其在國府奠都南京時開始,漢藏關係日漸好轉。西藏
代表參加城民大會,西藏是中華民國牢不可破的一部份。第十三輩達賴喇嘛生於清
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圓寂於民國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三年),正值西藏
涉外關係最複雜時期,太論文題目由此而來。
|
6 |
拉薩抗暴事件之研究陳杭升, Chen, Hang-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拉薩抗暴事件〝,係就民國四十八年三月十日,左西藏拉薩所爆發的抗暴事
件,來討論中共人藏後飽泰政、及此事發生的經過與影響,俾供研究藏事之參考。
全文約十萬字,分六章十六節,共壹冊敘完。首章敘論說明西藏的地理環境及歷史
背景。第二章分中共人藏前、中、後三階段,來敘述抗暴之起因。第三章別說明抗
暴之緣起、爆發及蔓延的事實。第四章討論抗暴發生後中共之措施。第五章為我海
內外及自由世界對抗暴之反應。第六章結論,則扼要敘明抗暴事件之意義及西藏抗
暴運動前途之展望。
|
7 |
偽「蒙古人民共和國」經濟現況之研究曾慶源, Zeng, Qi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概說」述外蒙史地沿革,現有人口及政經區畫。第二章「經濟結構及
經濟計畫」。第三章「農牧業」,兼論與農牧業有關之林漁獵業。第四章「工業」
分別介紹外蒙工業各部門現況。第五章「礦產」討論外蒙地下資源蘊藏及開發情形
。第六章「運輸交通」說明外蒙鐵公路、航空水運、郵電等之利用情形。第七章「
財政與金融」分析外蒙之貨幣金融及銀行信用制度。第八章「商業貿易及對外經濟
聯繫」詳述外蒙之商業、外貿、外援及對外之經濟聯繫。第九章為「結語」。
|
8 |
清代新疆回亂之研究林椿東, Lin, Chun-D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簡單說明新疆的地理環境、人文狀況及簡史。第二章清代新遇歷
次變亂概述。概略說明清代新疆歷次變亂的原因、經過及清廷征討的情形。第三章
清代新疆變亂之影響。說明變亂所造成的各種不良後果。第四章清代治新政策。說
明清代治新所採取的各種策略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實施軍事統治政策與配合該策
而生的懷柔羈縻政策。第五章清代新疆回亂之探源。說明回亂的基本原因。第六章
結論。綜合前述各章所探討的結果,歸納出結論。指出由於清代新疆回亂的不斷發
生,是由於清朝統治觀念的基本偏差、軍事統治政策固有的缺陷,除惡不盡所遺留
之後患,受陝甘回亂之影響,因地制宜無意間形成重北輕南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及宗
教特性之影響所造成的。因而由於回亂的不斷發生遂產生了導致清代國庫空虛、動
搖國本、清朝改變治新政策-建省,英、俄兩大勢力更積極的角逐於新疆及種族仇
恨加深,導致民國以後新疆歷次變亂等影響。
|
9 |
清代新疆馬廠之研究周德龍, Zhou, De-L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先從新疆概況論起,(包括簡單的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物產與資源、民族與
人口)馬廠的源流與牧馬動機,次論馬政(包括清代與新疆)及新疆的馬廠分佈與
經營、廠務成案、新疆之馬源與馬之用途,最後從軍事、政治、經濟、交通各觀上
看新疆馬廠。
|
10 |
河套地區開發之研究林日新, Lin, Ri-X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總論,分四節,敘述河套地區之範圍及地理形勢、自然環境、政治區劃、
及河套地區黃河之水文。第二章為河套地區之建設,分四節,論及河套之農林牧墾
問題、及農林牧與治河之關係,並論述河套地區交通建設及文教建設。第三章為河
套地區之水利,分四節,黃河百害,惟富一套。河套以水利稱著,敘述西套、前後
套、民生渠之灌溉及渠務之困難與解決。第四章河套地區之墾殖,分六節,論述河
套墾殖之重要,墾殖之種類與制度,另致墾殖失敗之原因,並敘述河套她區之放墾
及丈青,民國以來之墾務,以及墾務之糾紛。第五章結論。提出愚見,以為河套特
應重視牧畜及文教建設。
|
Page generated in 0.018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