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下游油品零售市場開放效果分析

林穎正, Lin,Ying-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油品市場從1987年開始,從下游加油站開始開放,並且在2000年9月開放國內油品市場,准許台塑石油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打開了油品市場的競爭;並且在2002年元月開放進口汽柴油,我國油品市場從獨占轉行到多頭寡占市場型態。開放至今,中油、台塑石油、以及國外油品商在台灣掀起了一場接著一場市占率戰爭,可惜的是,台灣埃索環球公司在不斷虧損與打不開通路困難下,於2003年退出台灣油品市場。 油品市場開放,雖然中油、台塑兩家廠商競爭的激烈,但是消費者卻樂於享受開放之後福利;但是仔細觀察國內油價,兩家廠商提供產品不僅相同,連油價也趨於一致,最令人詬病的,只要一家廠商漲價,另外一家一定會同幅度、同時間調漲,兩家廠商似乎已有默契,在油品市場興風作浪;這並不是當初開放市場原意,更不是消費者所樂見的。比起上游煉油商,加油站之間戰爭更引人注意,斗大降價廣告、多元化加油贈品,讓消費者更能節省自己成本。總合來說,油品市場開放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或是競爭本質已經從上游煉油商轉移到下游通路商,本文檢視國內油品市場並試圖找出解答。 比較國內油價佔國際油價比例、波動頻率、波動幅度之後,發現油品市場開放後都較開放前顯示競爭帶來的效果;並且透過實地採樣,調查台北市、鄰近台北縣鄉鎮市加油站,利用回歸方式求證,發現加油站折讓比例與區域競爭強弱、本身規模大小呈現正相關,與最近加油站距離、本身加油站所處區域熱鬧程度成反比,得到市場開放之後,加油站在競爭強度增強後,勢必透過更優惠價格吸引顧客群,增加本身利潤。 在市場開放之後,的確因為競爭開放造成影響,雖然油價並無不同,但整個油品市場競爭型態轉變成非價格競爭。

Page generated in 0.01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