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澤登巴爾時代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58-1971)

徐梓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成吉思汗的子孫著稱於世的蒙古民族,本為構成中華民族的支系之一,其生息之地不但遍及大漠南北,甚至東北和俄屬中亞一帶都有他們的足跡。但慚愧的是我國人對蒙古隔閡之深,雖異國亦不過如此。 漠北的外蒙古自一九二一年獨立後,實質上已和中國脫離了關係。我國政府雖於民國三十五年一度宣布承認蒙古獨立,但已於民國四十二年間正式宣布撤銷對於蒙古獨立的承認,因此我們國家今天的立場是不承認蒙古是獨立的,也就是說,並不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既然我們仍視外蒙古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那麼對於蒙古近年來的發展,就有更進一步認識的必要。 筆者於邊政研究所曾親覓札奇斯欽老師的教導而對今日的蒙古發生濃厚的興趣。原先決定以二十年來的蒙古和匪俄的各種關係為論文主題,後來從學校印發的歷屆論文目錄中發現本校已有過兩種類似的論文,因此改變計劃,準備以現在執政的蒙古人民革命黨為中心,探討「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發展現況。於是筆者就教於指導教授呂律老師和本所唐屹老師,經提示決定從黨政、經濟、對外關係等方面討論自一九五八年來澤登巴爾統治下的外蒙。 有關資料和文獻的蒐集,是筆者在論文撰寫過程中遭遇的最大困難。幸承呂律教授、匪俄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施岳先生、蒙藏委員會敵情研究室主任包克先生和王啟升先生的協助,使筆者得以借閱國際關係研究所、中央大陸工作會、蒙藏委員會和情報局的資料而順利完成論文的寫作。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分兩節,論述「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背景和過程,以及澤登巴爾如何建立個人的領導地位;第二章分三節,論述蒙古人民革命黨的組織,一九六六年通過的第四個黨綱-這個黨綱以使蒙古由農工國轉變成工農國為其主要目標,並根據一九六○年制定的第三部憲法來探討蒙古的政府組織及其權限;第三章分三節,論術澤登巴爾掌政以來先後執行了三個經濟計劃(一九五八-六○年的三年計劃、一九六一-六五年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和一九六

Page generated in 0.01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