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動態友誼網絡圖在班級團體輔導上的應用 / An application of dynamic friendship network to class group counseling

陳文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某國中之某一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藉由長時間觀察班級友誼動態網絡圖之變化,來了解班級內同學之間的互動和交友情形。 在研究方法上,兼採量化與質化研究。量化部分,本研究採用自製問卷,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共計進行九次問卷,將問卷以NETDRAW軟體製成動態網絡圖,並以UCINET軟體做資料分析及密度檢定,比較各次問卷之間的友誼網絡密度,是否會受到學校內活動或其他特殊事件的影響;質化部分,配合量化分析結果,以教師觀察、訪談、校園活動事件觀點,分析友誼網絡變化的可能原因,期能成為教師在班級團體輔導上的參考。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班級內友誼動態網絡圖可幫助導師掌握同學交友情形。 二、學生的友誼網絡及網絡密度可能會受到校內活動或特殊事件而改變。 三、班級內的同儕團體中,男生可分為大團體、小團體,而女生可分為活躍主導團體、非主流團體、內向團體和邊際團體。 四、班級內同儕團體間的互動情形是:女生的界線明顯,互動不多;男生界線不明顯,互動頻繁。 五、男女生的友誼網絡密度不同,其中原因可能是對「朋友」定義的認知差異。 六、導師對於班級內受排擠同學,若未及時處理,則不易立即改變被排擠的現象。 綜合以上,本研究提出的建議如下: 一、未來的研究者,可多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並以量化和質化研究並用之方式進行。 二、導師應即時給予被孤立者協助。 三、可透過不同的分組策略,增加班級內彼此不熟悉同學的互動。 四、導師可透過問卷,掌握學生的交友狀況。 五、學校可以開設交友相關課程,讓青少年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Page generated in 0.02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