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圖書出版之互補性產業演進與產品創新速度關係之研究

劉翰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從圖書出版之概念成形到產品上市的過程,根據次級資料之實證,觀察1950年以來圖書出版之環境的演變以及互補性產業如何演進,以「互補性產業演進與產品創新速度之關係」為主軸,探討:1、圖書出版產業在從創意到產品上市的價值鏈為何?2、1950年以來,圖書出版產業之互補性產業如何演進?3、互補性產業形成的原因為何?4、互補性產業演進對於產品創新速度會造成什麼影響?研究發現如下: 一、「法律」及「科技」是從1950到2000年推動圖書出版產業演進主要的環境變因。「法律」的事件歸類為『著作權法』;「科技」的事件歸類為『印刷技術』、『生產作業電腦化』、『網路資訊科技』。 二、根據圖書出版產業的特性,歸納圖書出版產業中所包含之價值活動個別屬於不同的「核心技術類型」。『內容創作』、『載具製作』及『產品流通』等。『內容創作』是要創作圖書內容。『載具製作』是要將圖書內容以載具的形式儲存以便於流通,而一般載具的形式有紙本、光碟電子書及可直接透過網際網路傳輸的數位資訊等。『產品流通』主要是要將圖書產品傳輸、銷售給客戶。 三、「法律」環境變因衍生「內容創作」之互補性產業演進;「科技」衍生「載具製作」、「產品流通」之互補性產業演進。 四、「載具製作」及「產品流通」之互補性產業衍生「內容創作」之互補性產業。 五、隨著環境變因衍生互補性產業,互補性產業形成原因可歸納為:規模經濟利益、知識專精利益、交易成本降低。 六、互補性產業演進影響產業分工,縮短舊有產業價值鍊長度。「內容創作」之互補性產業演進促進價值鏈專業分工,影響出版業價值鏈長度之縮短;「載具製作」之互補性產業之演進促進價值鏈專業分工,影響印刷業價值鏈長度之縮短;「產品流通」之互補性產業之演進促進價值鏈專業分工,影響傳統通路業價值鏈長度之縮短。 七、互補性產業演進加速產品創新速度。「內容創作」之互補性產業演進促進「內容創作」價值鏈之產品創新速度;「載具製作」之互補性產業演進促進「載具製作」價值鏈之產品創新速度;「產品流通」之互補性產業演進促進「產品流通」價值鏈之產品創新速度。 本研究最後呼應Teece(1987) 對互補性產業之看法,(互補性資產會影響從創意成形到產品上市的過程),進一步引進Aaker(1991)「核心技術類型」的觀念,提出『互補性產業演進的模式,以及互補性產業演進對產品創新速度之影響』的觀念性模型。

Page generated in 0.02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