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認同的歸屬與凝聚─Sasalah'部落的社會組織與儀式變遷 /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ocial cohesion of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ritual in Sasalah’

楊珮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Sasalah’部落位於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新香蘭聚落,香蘭村為一有漢人、阿美族人、排灣族人、平埔族人的多族群混居村落,各族群於不同時期進入香蘭地區定居,並在長時間的互動下形成目前所見的特殊文化樣貌。本研究透過對Sasalah’部落的歷史爬梳,以及當代社會文化變遷的研究,討論分析形成於日治時期的Sasalah’部落,在與周邊不同的族群文化互動、面對台灣整體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其呈現的社會文化現象與傳統阿美族社會文化的差異及其原因。 自日治時代始,原居於池上鄉的阿美族人遷移來到現今的舊香蘭聚落,同時亦有來自新竹、苗栗地區的客家人至此處開墾,為避免原漢衝突,大部分居於舊香蘭的阿美族人被日本政府強制遷移到新香蘭居住。而後陸續有來自恆春地區或其他部落的阿美族人及平埔族人遷入,加上由山區遷至香蘭村現址居住的排灣族人,新香蘭聚落於焉形成。不論是共居於新香蘭聚落的的Sasalah’部落族人及Lalauran部落族人,或是居於舊香蘭聚落的客家人及部分阿美族人,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群在漫長的時間內一同生活、累積相似的歷史記憶。因此本研究之整體架構安排上並未將Sasalah’部落完全獨立討論,而是以Sasalah’部落為主、舊香蘭聚落與Lalauran部落為輔,將這些人群在不同時期面對不同的變因時,產生的類似又不同的因應機制並陳。基於這樣的安排,在章節上第一章及第二章是以香蘭村整體為討論單位,第三章則以Sasalah’部落旅北族人及新香蘭聚落為主。呈現出香蘭村整體樣貌之後,第四章則回歸到Sasalah’部落的社會文化變遷現象進行討論。各個章節當中的主題則分別是宗教及生計模式的變遷、旅北族人的社會組織變遷,以及原鄉部落的祭典儀式變遷。 當代的Sasalah’部落正面臨了人口流失以及部落文化傳承不易的困境,同樣居於新香蘭聚落的Lalauran部落則初嚐文化復振及部落營造工作的成果。兩個部落族際互動下所產生的文化現象正持續影響Sasalah’部落的文化復振工作,以及族人們對族群及部落的認同情感。本研究最後以虛擬社群網絡的運作及2016年尼伯特颱風災後重建為例,討論Sasalah’部落族人的動能,在當代面對重大事件時如何因應,以及過程當中持續游移、變動的部落認同和情感凝聚。

Page generated in 0.02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