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從重商主義到自由貿易-英國航海法與穀物法的政治經濟分析

朱雯琪, Chu, Wen-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以制度為分析架構,討論英國在1651年航海法通過,以及1846年穀物法廢除的因素。主要是從國際經濟情勢的改變如何影響到國內利益團體的互動,以及國內利益團體的互動,以及包含利益團體在內的制度性因素如何影響到政策的產出。以航海法和穀物法作為研究的個案。 當國際間的經濟情勢勢必會影響到一國的國家利益,此時國家最緊要的方針就是制定對自己有利的經濟政策,向來有貿易自由化和重商主義兩種選擇。但是這種政策的抉擇是考量國內與國際因素後所做出的決定,也就是國際關係學者所稱的雙層博奕(two levels game)。就國內的因素而言,政策的制定往往是國內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交互影響的結果。 本文研究發現,1651航海法通過時,英國處於國際經濟情勢上的劣勢,因此對於主政者而言,經濟上的保護主義對英國才是有好處的,加上當時英國國王與商人之間特殊的依存關係,國際政治上現實主義的氛圍,使得重商主義成為當時的必然。在實施以航海法為主的重商主義之後,英國開始超越荷蘭,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此時以重商主義為主的政策反過來影響國內的制度。 18世紀英國開始轉強,國內出現了新的工商團體還有新的政治思潮。這些社會經濟制度的轉變使得新的利益團體逐漸要求政治上的權力。透過公共制度的變化,國會逐漸分享國王的權力,使得重商主義政策變得窒礙難行,貿易自由化成為當時英國最有利的選擇,首當其衝的是穀物法的廢除。

Page generated in 0.01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