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文學習者的事件時間理解分析 /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tuation Time of Learners of Mandarin吳志浩, Wu, Chi 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中文可以說是一種無時式(tenseless)的語言”(Lin 2006)為啟發,歸納整理中文事件謂語的種類,觀察到單一事件謂語因搭配的時間標記手段(Time-encoding Devices)不同,而可能產生不同的時間錨點(Time Anchorage),進而注意到中文實際上存在依靠單一有界[+telic]事件謂語,即能將時間錨點落在過去的可能性,也就是有界事件謂語存在過去時間默認視角(Default Viewpoint)。除了觀察單一事件謂語外,本研究亦納入了時間副詞、動詞後綴“了1”與篇章語法(Discourse Grammar)為觀察目標,本研究以問卷方式收集資料並進行量化分析,測試並觀察非中文為母語的中文學習者與中文母語人士的回饋有何異同。觀察重點如下:第一,單一有界事件謂語的過去時間默認視角存在與否;第二,單一/多重時間標記手段與單一有界事件謂語共現時,其對受試者理解事件時間產生影響。分析結果顯示,從大部分受試者的回饋中,“有界事件謂語存在過去時間默認視角”此觀念並不是普遍現象。這項結果顯示唯有標示足夠的時間標記手段,才能使聽話者理解事件時間的真正時間錨點。研究者最後以研究結果檢視現今通行的兩套華語文教材,發現中文時間標記教學練習不足,教師在教學現場時應扮演好引導學習者練習的重要角色。時間標記之所以重要,因為在在影響聽話者理解中文事件時間。本研究觀察學習者對時間的理解方式,有助於教學者,進行更有效的教學,協助達到有效的溝通。
|
Page generated in 0.017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