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國際投資組合之外匯管理策略探討

邱曉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外匯分離管理(Currency Overlay)概念係起源自80年代末期,泛指對國際投資組合的匯率風險管理,其目標包含降低匯率風險、賺取外匯報酬(currency return)、或兩者混合,通常係由外匯管理者視投資人需求訂定之,並據以決定採行不同類型的管理方式--消極型外匯分離管理(passive overlay)、積極型外匯分離管理(active overlay)或是純粹超額報酬管理(pure alpha programme)。其中積極型外匯分離管理與純粹超額報酬管理係利用外匯市場效率不足,進行積極操作,試圖賺取超額報酬。 本研究針對外匯分離管理中常所採用策略,包括PPP避險策略、遠期外匯溢價避險策略、移動平均避險策略,並另嘗試結合上述3種避險策略為一綜合避險策略,對8種主要貨幣與7種新興市場貨幣進行實証,研究期間由1999年初至2006年底,評估前述四種動態避險策略之避險績效是否優於完全未避險策略。實證結果發現,除了個別貨幣對美元呈現明顯貶值趨勢之期間外,動態避險策略之避險績效似乎未如預期中理想。其中PPP避險策略不論是對主要貨幣或是新興市場貨幣似無法發揮避險效益,顯示以相對購買力評價均衡匯價並不適用為避險指標。移動平均避險策略在外匯市場呈現明顯的趨勢時,尤其是出現大幅走貶時,避險績效較佳,惟在區間震盪或市場盤整的行情下,避險績效則未盡理想。受到近年來套利交易盛行,造成部份貨幣之遠期匯率偏誤現象明顯,因而使遠期外匯溢價避險策略具有不錯避險績效。至於綜合避險策略對主要貨幣之避險績效較佳,而對新興市場貨幣似無法發揮避險效益。 積極型外匯分離管理成功關鍵在於外匯管理者對外匯市場未來趨勢有準確的看法,俾以進行動態避險操作。然而,外匯市場的變動不易預測,故投資人欲透過積極型外匯分離管理,達到同時規避匯率風險、增加外匯報酬之目標,難度相對較消極型外匯分離管理為高,而且投資人得承擔外匯管理者操作不佳所衍生的損失與風險。因此,建議保守投資人仍應採用消極型外匯分離管理方式。

Page generated in 0.02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