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務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研究-以英美經驗為例葉錦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1970年代,許多國家(不僅止於西歐國家)的政府面臨財政問題,削減公共開支被視為一項必要的矯正,而改善公務部門的績效成為政府一項優先考量的目標。1980年代,一直被指為「 已開發國家公共官僚的紊亂年代(tumultuous decade for public bureaucracies)」,官僚型模被當前政治領導者視為公務部門強化管理績效的障礙。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早期已見証了先進國家公務部門的轉換,僵化的、官僚的公共行政主宰大部分的二十世紀,轉變為彈性的、以市場為基礎等型式的公共管理,由官僚提供政府的服務和財貨並非唯一方式,私部門開發的彈性管理制度逐漸受到各國政府重視及採用。
緣此,本文爰擬探究「組織彈性」此一主題,尤其是關於「公務人力資源應用彈性管理」之理論與實務,本論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一)組織彈性之理論探述
本研究先行檢視「組織彈性」的相關理論,經由探討組織彈性理論之肇興,可知彈性組織在結構上具有若干屬性(例如:低度的法規化),而人力資源之彈性管理為組織彈性之核心要素,是以在「組織彈性理論之肇興」一節之後,檢閱「彈性組織之結構屬性」以及「人力資源之彈性管理模式與措施」。對於「組織彈性」理論之探述,歸納出「人力資源彈性管理」大體上包含兩個層次:法制層次和策略(或措施)層次。法制層次強調低度的法規化,而策略(或措施)層次例如彈性工時、兼職雇用、臨時性雇用、績效俸給等等。
(二)公務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理念內涵
在對「組織彈性」概念的認知基礎上,筆者試圖建構「公務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理念內涵」,筆者先行探討公務部門引用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環境背景、興起原因、理論基礎。繼以創建「公務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實踐途徑」模型,此一模型包括「鉅視的法制層次」與「微觀的策略層次」,鉅視的法制層次指涉3D概念;微觀的策略層次有6F策略。彈性雇用策略與彈性俸給策略為「策略層次」之重要主題,職是,乃聚焦於「彈性雇用」與「彈性俸給」此二策略之檢討省思。「彈性雇用策略」包括兼職雇用(prat-time employment)與臨時性雇用(temporary employment);「彈性俸給策略」包括寬幅頻帶模型(broad-band model)與績效俸給原理(performance related pay)。
(三)英國與美國「文官體系」之「彈性雇用」與「彈性俸給」經驗
此部分以「彈性雇用」與「彈性俸給」此二焦點來探討英美「文官體系」之實務經驗,末則提議以英美經驗改進我國實務之若干啟發意見,包括:公務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時機已趨成熟、業務機關與人事部門之角色轉變;放寬彈性雇用人員之進用比例;試行寬幅頻帶的績效俸給制;固守功績原則(merit principle);以及輔以必要的配套措施等。
|
Page generated in 0.01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