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研究

金惟純, Jin, Wei-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制訂於民國三十七年,授權總統於動員戡亂時期得以緊急處 分肆應變局,嗣後歷經數度重大修訂,不斷充實授權範圍。此一條款適用迄今,使 我國得以維護基本憲政體制的原則,不必以修憲方法變更憲法精神,而得建立完備 戰時體制,有效處理動員戡亂時期諸項特殊政治難題。從某種角度觀察,此一條款 之制訂、修訂與適用過程,正可視為我國憲政之成長過程,影響國家發展至深且鉅 ,應屬當前政治研究之重要課題。 本研究論文共分五章,八萬餘字。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本條款制訂定背景與相關 理論問題;第二章敘述歷次修訂經過與有關爭論;第三章說明主要適用過桯及對政 治發展的影響;第四章從憲政發展的角度加以評估;第五章結論,根據理論探討與 實際運作研究之發現,歸納結論,並對未來發展提陳建議。 #2810303 #2810303
2

從萬年國會到全面改選-台灣民主化過程的一個面向 / From years congress to comprehensive re-election-one aspect of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in Taiwan

張世賢, Chang, Shih 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國民大會與立、監兩院這三個中央民意機構在臺灣重新運作。1948年在中國選出的中央民代,面臨任期陸續屆滿的問題,國民黨政府不打算進行中央民代改選,反而就中央民代任期問題聲請大法官釋憲。大法官會議作成釋字三十一號解釋,政府因故無法舉行第二屆立監委選舉時,第一屆立監委繼續行使職權。國民大會因來台國代人數不足,為能夠在1954年順利召開會議,蔣介石總統批准行政院決議,使得第一屆國代任期適用憲法二十八條第二項之規定,至次屆國民大會開會之日為止。三個中央民意機關不改選,由中國選出的中央民代無法適時反映臺灣民意,萬年國會體制形成。 國代在第一屆第一次國民大會時,曾以修憲程序制定臨時條款凍結部分憲法。之後,臨時條款在臺灣繼續適用,政府藉由增修臨時條款擴權,萬年國會體制加上臨時條款,兩者交互關係阻礙臺灣民主的發展。 萬年國會體制形成後,在野勢力例如省議會、雷震及殷海光等人都提出強烈批判,要求國會改選,維持民主政治。國民黨政府為維持代表中國的法統,消極回應在野勢力的訴求。但1970、8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失去聯合國席位,與美國斷交,國內又發生美麗島事件。國內外發生許多大事,動搖國民黨在臺灣統治的正當性,政府遂經由臨時條款舉行中央民代增額選舉,替萬年國會進行修補。 1986年,黨外勢力組成民進黨,向國民黨爭取更多的民主。民進黨在國會裡頭進行體制內改革,在街頭舉行遊行抗議,藉由民意的力量,要求國民黨政府進行國會改革。蔣經國總統晚年通過政治革新案,李登輝繼任總統後繼續推動國會改革,而國民黨以豐富的政治資源主導國會改革的方向。 在朝野雙方既競爭又合作之下,第二屆國代在1991年底選出,第二屆立委在1992年底選出,第二屆監委在1993年,經修憲後,改由總統提名,國民大會同意後產生。自此,萬年國會體制全數瓦解,國會全面改選。而經由修憲後,臨時條款廢除,憲法增修條文取代憲法。臺灣民主發展進入新的里程碑。

Page generated in 0.02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