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覺悟者的心識內容──以〈阿毘達磨俱舍論‧分別智品〉為中心 / The conscious content of an awakened being - A study focusing on the chapter of knowledge (Jñāna) of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林芳民, Lin, Fang 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有一中心主軸,亦即從「覺悟後」的角度來討論覺悟者(awakened beings)的心識(consciousness)內容。此問題意識的發展源自於Griffiths (1994)、Siderits (2011)及Gennaro (2008)等研究,這些研究無一不從佛學研究者皆耳熟能詳的概念(諸如無我、無分別、不可說等)出發,來看待覺悟者的心識內容,並且三者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結論:佛教的目標、無我主張最後的理論後果,皆有否定心識活動的傾向。本文的目的雖不在於直接檢驗三者的說法,但本文的源起,便是在於此問題意識,亦即:覺悟者的心識內容會是如何?
對此核心議題,筆者選擇以〈阿毘達磨俱舍論‧分別智品〉為研究核心,探討覺悟者的心識內容(即十智)及彼此之間的關聯。對此主要的研究議題有二:(1)一般人的世俗智與覺悟者的世俗智有沒有區別?(2)覺悟者的世俗智與覺悟者的盡智有沒有不同?對於第一個議題,筆者以為〈分別智品〉主張:兩者並沒有區別。一般人會有的煩惱,在覺悟者的世俗智中也都可以發現;針對第二個議題,筆者認為〈分別智品〉的回答會導致兩個完全不同的解讀,一個認為沒有不同,另外一個認為有所不同。
除了這個核心議題之外,筆者亦對於〈分別智品〉大部分的內容進行梳理。討論了十智與見道、修道之間的聯繫,以及「智所成德」的具體內容及背後可能蘊含的思想。尤其在「十智與修道」的相關段落中,(i)玄奘的翻譯與(ii)現存的梵文、藏譯、真諦譯有很大的出入,因此以往的研究皆不重視玄奘譯。然而筆者在比對(i)與(ii)之後認為,兩者的內容並不互相排斥,甚至互相補足彼此沒有提到的內容,單看(i)或(ii),皆無法對文本有全盤的理解。因此在對比後,筆者整理出該範圍中〈分別智品〉的完整內容。
關鍵字:《阿毘達磨俱舍論》(Abhidharmakośabhāṣya)、阿羅漢(arhat)、覺悟者(awakened being)、心識(consciousness)
|
Page generated in 0.02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