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1
  • 1
  • Tagged with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史威尼論爭>>與<<家園重聚>>中嘉年華的現象:以巴赫汀的理論閱讀艾略特的詩劇 / Carnivalization in Sweeney Agonistes and The Family Reunion: A Bakhtinian Reading of T. S. Eliot's Poetic Drama

許靜婷, Ching-ting Hs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艾略特經常被視為高蹈派的現代主義作家,他的主要任務是捍衛精英藝術的純粹性,以對抗大眾文化的入侵。這樣的看法加深現代精英藝術和通俗大眾文化之間的分野。將艾略特歸類於屬於現代精英藝術作家的陣營,簡化了其作品的深刻性。在後現代的年代中, 精英藝術和大眾文化之間的分野逐漸糢糊。採後現代主義的觀點來閱讀艾略特的作品,批評家發現艾略特熱愛大眾文化的一面。跟隨前人研究的腳步,本論文主要工作之一,即是探討艾略特兩部詩劇--史威尼論爭與家園重聚中大眾文化的成份。 巴赫汀是二十世紀重要的文學理論及評論家。對於文學中,尤其是小說這個文類中,對話與嘉年華的現象的研究,論述豐富,為此派理論與批評的大師。採用他的嘉年華理論作為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目的在闡釋艾略特的作品,其實遵循了嘉年華的文類傳統。而透過艾略特的努力,此一文類傳統的語言不僅更加豐富,同時也得到新生。在本論文中,史威尼論爭與家園重聚中的多音性與嘉年華的現象為研究的主題所在。 另外,以巴赫汀對怪誕的現實主義的描述為範本,這兩部詩劇當中的市場語言,節慶的形式或醜怪的意象也予以探究。這些研究結果發現,史威尼論爭與家園重聚中大眾文化的成份,以及嘉年華的精神是不容忽視的。 Table of Contents Chinese Abstract English Abstract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1 Chapter 1: T. S. Eliot’s Poetic Drama and M. M. Bakhtin’s Theory of Carnivaliztion-----------------------------------18 Chapter 2: Carnivalization in Sweeney Agonistes------------39 Chapter 3: Carnivalization in The Family Reunion-----------66 Conclusion-------------------------------------------------93 Bibliography-----------------------------------------------96 / T. S. Eliot is usually considered by critic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high modernist writer whose mission is to protect the purity of high art from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popular culture. Such an opinion is to underpin the dichotomy between high modernist art and low popular culture. By taking Eliot on the side of high modernism, critics tend to simplify the profundity of Eliot’s works. In our postmodern age, that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creasing blurred boundaries between high art and popular culture is quite obvious. David Chinitz applies such a postmodern vantage point to read Eliot’s works and shows us that Eliot is a lover of popular culture. Following Chinitz’s study, I intend to examine the elements of popular culture in Eliot’s two poetic drama – Sweeney Agonistes and The Family Reunion. M. M. Bakhtin is an important theorist and literary crit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achievement on the theories of dialogism and carnivalization is significant. Applying his theory of carnivalization to read Sweeney Agonistes and The Family Reunion, I hope to argue that Eliot, be it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follows the genre tradition of carnivalization. Moreover, he enriches and perfects the language of this genre tradition and thus makes this genre tradition reborn and renewed. In this thesis, I argue that Sweeney Agonistes and The Family Reunion are constructed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polyphony and carnivalization. Besides, based on the material bodily principle of grotesque realism, an analysis of the grotesque elements in these two works, such as marketplace languages, or popular-festive forms and images, or banquet images or images of bodily low stratum, is given in this thesis. To a conclusion, through this Bakhtinian reading, the elements of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carnivalistic spirits in Sweeney Agonistes and The Family Reunion are revealed.
2

郭沫若劇作研究

林淑薰, LIN SHU HS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本論文以郭沫若的戲劇作品為主要的考察對象,企圖從社會政治等外緣因素,以及郭沫若本身的生命型態及文藝思想觀等雙方面探尋郭沫若劇作的多樣面貌。 清末民初,話劇以嶄新的戲劇形式傳入中國,由於社會環境因素使然,也由於西方現實主義戲劇潮流的影響下,使話劇一開始便背負了沈重的政治包袱,將戲劇用以宣揚政治理想,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五四前後,郭沫若以詩人的身分投入詩劇的創作,劇中流露出作家濃厚的"自我"意識,以及其獨特的浪漫主義式泛神論思想。戲劇語言富含詩意,奠定了戲劇文學的領域。 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可分為四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呈現了不同的戲劇風格與創作方法,劇作的關懷角度也因作家本身視野的轉換而有所轉變。本文結合郭沫若各個時期思想發展、戲劇觀及其劇作本身的藝術性進行討論,希冀能夠從郭沫若的劇作以及提出的史劇觀、悲劇觀對後繼者的影響,為郭沫若的劇作找到合宜的歷史地位。 本文分為五章。第一章討論郭沫若的詩劇創作,以及詩劇與五四浪漫主義思潮的關連。通過詩劇語言與形式的分析,闡述郭沫若詩劇在中西方戲劇影響下的特殊性,突顯出郭沫若詩劇的開創性。 第二章敘述五四時期婦女解放運動的思潮與郭沫若《三個叛逆的女性》的創作。對於女性,郭沫若一直有著深厚的情感,他以聳然巨大的"自我"向封建禮教發出怒吼,提倡新式的"三不從"典範,要求婦女從封建道德的枷鎖中解脫出來。而後在五卅慘案的影響下,作家創作了生平的第一個史劇,將關注的角度從一己的個性解放,擴大到社會群體對帝國主義的控訴。「以古鑒今」的創作手法成為其日後史劇的創作準則。 第三章探討郭沫若抗戰時期的六大史劇作品。這六部劇作可說是郭沫若史劇創作的顛峰代表作。作家此時期身居第三廳廳長,負責抗戰的文宣工作,而其戲劇作品也因而帶有濃厚的政治宣傳意味。為達政治目的不惜更改史料,犧牲劇本的文學性,借古人之口道胸中之語。史料的選用上,以戰國和南明時代為主,意欲將歷史的環境比附於當時的抗戰局勢,要求團結合作共同抵禦外伍,是此六大史劇的基調。作家並總結此時期的創作經驗,提出了史劇創作的理論,深深影響到後來作家的創作。 第四章論述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之後郭沫若的戲劇作品。此時期,作家一捨抗戰時期的悲劇創作,而改創作歷史喜劇。對曹操及武則天提出新的評價。本章即從郭沫若所取用的歷史素材以及戲劇情節的架構,試圖探尋郭沫若所作的翻案劇是否真能達到作家翻案的目的,並從中並歸結出郭沫若此時期所採用的另一種史劇創作方法。 第五章總結郭沫若的戲劇觀及其劇作特色。筆者以浪漫主義及悲劇觀綜括郭沫若的劇作。浪漫主義是郭沫若劇作的基調,而其提出的悲劇理論則指引了作家全部的戲劇創作。另外,筆者也試著縱觀郭沫若劇作的風格發展,從中找出郭沫若劇作的藝術性。比較其史劇理論的卓越性與局限性,及劇作對後來的影響,從中為郭沫若在文學史上找出適當的歷史地位。 最後,則為本文做一簡單的總結與回顧,進而試著提出本文的檢討以及相關課題延伸探討的可能性。 目   錄 緒論…………………………………………………………………1 第一節 郭沫若相關研究回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 5 一.研究動機………………………………………………6 二.研究方法………………………………………………8 第三節 郭沫若生平與戲劇創作概述………………………12 第一章 五四運動前期-詩劇語言風格及思想呈現…17 第一節 詩劇與五四浪漫主義思潮 …………………………18 第二節 題材的選擇運用與浪漫精神的呈現 ………………22 一.藉神話傳說以寄託理想生活 ………………………22 二.採歷史故事以發抒個人情感 ………………………24 第三節 詩劇的思想呈現與形式探討 ………………………27 一.取用中西的戲劇形式以突出劇作旨意 ……………28 二.夾敘夾議的敘述形式與思想呈現 …………………31 第四節 詩劇的語言塑造 ……………………………………34 一.散韻夾雜的語言風格 ………………………………34 二.抒情詩式的內心獨白 ………………………………37 第二章 五四運動後期 -女性反抗精神的體現與浪漫史劇的風格…42 第一節 時代思潮與《三個叛逆的女性》的創作 …………44 一. 五四婦女解放思潮的延續與《卓文君》、《王昭君》 的創作 ………………………………………………44 二.五卅反帝國主義與劇作風格的轉向-以《聶嫈》的 產生為標誌 …………………………………………49 第二節 《三個叛逆的女性》的女性形象與社會關懷 ……54 一.卓文君╱封建禮教 …………………………………54 二.王昭君╱君主王權 …………………………………57 三.聶嫈╱譴責暴權 ……………………………………60 第三節 《三個叛逆的女性》所體現的「浪漫史劇」創作風 格-"借古人骸骨吹噓生命"……………………62 第三章 抗戰時期-歷史劇的創作與史劇觀的建立…67 第一節 政治社會背景與六大史劇的創作 …………………68 一.政治風尚與創作意圖 ……………………………68 二.《棠棣之花》、《屈原》的演變過程與社會環境 ……72 第二節 六大史劇對歷史事件的選擇與主題呈現 …………75 一.報恩行為的昇華─現實政治的需要………………76 二.藝術服從於政治─改動結尾以合政治理念 ………77 三.創作動機≠劇作主題─政治意識的牽制 …………79 第三節 六大史劇的人物塑造與分析 ………………………75 一.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塑造 ……………………………81 (一)行為動機與刺客角色的塑造 …………………81 (二)人物內心與詩人角色的刻劃 …………………83 (三)政治器識與政治家形象 ………………………86 二.正面化的女性塑造─《虎符》中的如姬與魏太后…89 三.平板的反面人物塑造 ………………………………91 四.翻案人物的刻劃-宋玉、趙高 ……………………93 第四節 史劇觀的建立 ………………………………………94 一.「歷史」與「戲劇」的分界-理論的基礎 …………95 二.史劇的現實精神─「古為今用」的思想中心 ……98 三.歷史精神的掌握-「失事求似」的創作方法 ……100 第四章 社會主義時期─翻案歷史喜劇的創作 ……104 第一節 時代背景與《蔡文姬》、《武則天》的創作…………105 一.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與翻案劇的創作 ……………105 二.時代氣氛與劇作呈現的政治領袖形象 ……………109 第二節 翻案"何妨"傅粉多? ─事件的選擇與人物的塑造 ……………………113 一.《蔡文姬》中事件的選擇╱形象的刻劃 ……………113 二.《武則天》中事件的選擇╱象徵意義 ………………118 第三節 《蔡文姬》、《武則天》創作得失論 ………………125 一.《蔡文姬》是否達到為曹操翻案的目的? …………125 二.《武則天》與史劇創作手法的改變 …………………126 第五章 郭沫若戲劇觀及劇作的總體考察 ……………131 第一節 戲劇觀與劇作風格的構成 ………………………132 一. 浪漫主義的創作基調 ……………………………132 (一) 自我表現的浪漫情懷 ………………………132 (二) 主觀激情的投射 ……………………………133 (三) 革命的浪漫主義 ……………………………135 二.悲劇觀的理論建立及創作實踐 ……………………137 (一)性格悲劇的提出 ………………………………138 (二)悲劇理論的形成 ………………………………140 (三)悲劇的解放 ……………………………………146 第二節 劇作風格的整體觀 ………………………………148 一.情感高潮與情節高潮並用 …………………………148 二.個性化語言與代作者發言的矛盾 …………………153 三.獨立生命與作家化身的角色塑造 …………………159 四.時代精神與劇作主題的密合 ………………………164 第三節 郭沫若劇作的歷史地位 ………………………… 167 一.郭沫若史劇理論的定位 ……………………………167 (一)中西學者對歷史劇的界義……………………168 (二)郭沫若史劇理論的超越與局限………………173 二.郭沫若劇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177 結 語 ……………………………………………………………181 參考書目 …………………………………………………………187 附錄一 ……………………………………………………………203 附錄二……………………………………………………………205 附錄三 ……………………………………………………………211

Page generated in 0.02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