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企業跨兩岸分工與資訊科技應用之探討

林羿分, Lin, Yi-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眾多的台商企業至中國大陸進行投資活動,利用兩岸互補優勢,降低成本耗費,進一步提高價值創造。而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持續進步,使企業在不同國境、區域營運時,仍可維持良好的資訊流傳遞,除能增進不同據點之間的溝通效率與互動效益,並能整合跨地區的價值活動,使作業流程更加省時、順暢。因此台商在兩岸間營運,若能善用IT的便利性與整合性,勢必能夠提升營運效率、減少不必要成本。為達成「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全球運籌、世界品牌」目標,IT正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致能(enabling)角色。 在本研究中以個案研究方法探討五家台灣企業的跨兩岸分工模式,再提出適用的資訊科技架構作為分析框架,探討跨兩岸資訊科技應用情形,並分析外在環境異質性對跨兩岸資訊科技應用的影響。研究發現包括:台商企業在兩岸間營運多以一般水平分工模式為主,皆存在企業功能分工現象,使兩岸據點間產生大量溝通、協調與合作需求,需以IT進行輔助;IT相關決策多由台灣總公司IT部門主導,各據點電子化程度差異不大;應用系統或資料伺服器可分置兩岸或集中在台灣總公司;選擇委外廠商推動跨兩岸資訊科技應用時,多考慮與台商或外商合作,尚未有與中國大陸當地業者合作的情況;多選擇統一使用繁體中文,以減少資料格式或名詞定義不一致的問題;中國大陸據點多設有IT部門,但僅負責日常維護與問題回報工作,IT主管皆為台灣所派遣,其他則聘用當地人才;兩岸IT人員存有部份差異,需採取不同管理方式與風格因應;「網路通訊」、「安全機制」與「人員」為較關鍵的要素;兩岸政府政策與法令制度、社會文化與習慣差異,對跨兩岸資訊科技應用有較顯著的影響。本研究亦探討台商在跨兩岸資訊科技應用所遭遇的挑戰,並提出適當建議,其後則針對過往相關研究進行異同比較。 期望本研究產生之研究結果,可提供學術界與實務界對此議題有更深入的瞭解。對已進行跨兩岸分工營運、或即將採取此方式的台商企業,則盼能提供決策者些許建議與參考價值。

Page generated in 0.02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