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革」時期共軍在地方的政治角色李厚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文化大革命」為背景,從共軍擁有的權力、意識型態的影響,以及表現的行為等三個面向,探究在此期間(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共軍在地方上所扮演的政治角色;同時以此為出發點,說明共軍與中央的互動、「軍人干政」的爭議,與共軍在派系衝突中的立場。
本論文共計約九萬字,分為五章。茲就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一、筆者基本上是將共軍視為一個利益團體,以角色理論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共軍地方政治角色改變的過程與影響因素、其他社群成員對於共軍的要求與期望,以及化解共軍角色衝突的方法。
二、第一章探討自中共建軍以來至建政初期,毛澤東如何樹立個人在軍中的權威,以及五○、六○年代「紅」與「專」的建軍路線之爭。分別說明以上對「文革」時期共軍在地方的政治角色的影響。
三、第二章分作四個部份,首先說明「文革」產生的背景,回溯自中共「八大」起,黨內反毛勢力的抬頭與毛澤東的挫敗,毛如何聯合林彪反撲,從中央到地方全面奪權;其次分析「文革」爆發後,共軍在地方奪權鬥爭中的立場,尤其是「三支兩軍」引發的衝突;接著敘述「武漢事件」的經過與影響;最後說明軍人如何掌握臨時權力機構-「革命委員會」,並且結束動亂。
四、第三章時間範圍集中於一九六九年中共整黨建黨至一九七六年「十六政變」發生,主要是探究共軍在地方的權力,並兼顧說明「林彪事件」與「四人幫事件」中共軍的立場。
五、權力、意識型態與政策常混合影響菁英的衝突;而三者彼此間又會相互影響。因此,筆者在第四章探討權力、意識型態與政策如何決定共軍與其他社群成員的關係;並且將共軍與其他社群成員在這三方面的關係當作個別探討的對象,分析它們如何各自受到本身以外其它因素的影響。
六、以「黨指揮槍」原則為出發點,假設黨中央,或者說是文人政權,與軍人在本質上有衝突,且因各自具有不同的利益而引起摩擦與緊張。換言之,文人與軍人往往一方所得即對方所失;文人視軍人在地方的特權與權威的增加,即為黨本身在這方面的損失和威脅。顯然地,「文革」時期衝突的解決是以文人佔上風而告一段落,但文人亦付出相當代價。筆者在第五章前半部,將對此作進一步探究。
七、第五章後半部,首先敘述鄧小平時期的中共黨軍關係,從「三支兩軍」政策的評價與建軍路線的調整,分析共軍政治角色的變與不變,尤其是在地方上。最後,筆者說明「改革開放」對共軍的影響,以及鄧後「軍閥割據」的可能性,認為關鍵在於黨內的團結程度。
|
Page generated in 0.02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