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組織變革中派系互動的影響及其相關機制的探討-以民進黨為例 / investigation on affection of factions interaction in organzational change and associated mechanism--tak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for example

呂弦玲, Lu, Hsuan-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使用心理學與政治學當中,與組織變革相關的理論與實務研究,來探索在政黨歷經組織變革的過程.研究對象為國內第一大反對黨─民進黨. 本研究選擇了與心理學中有關的變項:次團體之間的互動,即民進黨中派系的互動;組織變革中領導者的角色;另外則是華人社會中受儒家思想影響極大的關係主義.由於派系之間的互動不論是在心理學或是政治學中的研究,都極為匱乏,對於民進黨的派系現象更是缺乏系統性的探討,因此本論文嘗試從質的研究著手,以派系互動為主要的變項,領導行為與關係主義為干涉變項,探索這些因素對於民進黨在組織變革過程中的影響.綜合以上,研究者提出兩個問題:第一,中國人是以情感為分類基礎,和研究對象主要以派系為分類基礎,其中的機制有何不同.第二,民進黨的黨主席屬於某一個派系,造成和部屬的互動對組織變革的影響,並探討五倫關係在此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使用方法以文件研究與半結構式的訪談為主,輔以研究者的參與觀察.經過半年的研究期間,得到的研究結果可分為五個方面:1.派系形成的原因與分析當中的結構因素;2.探索派系之間互動之前,先交代各別派系的基本特質,如成立的背景、結合的機制、組織的特色、代表人物等等;3.派系互動則以資源分配為例來討論;4.派系互動對組織變革的影響,根據Burke-Litwin的組織績效與變革模式當中的各因素,探討在民進黨的組織變革當中的調整或改變,並討論兩大干涉變項的影響;5.使用組織心理學對組織變革的研究回顧民進黨. 研究結論認為,每一個派系都有其組織的文化,而華人社會使用許久的五倫關係在當中必然有其影響,只是有程度上與優先順序上的不同.而這些不同也造成了在成員的屬性、私人關係的頻率、派系衝突解決方式、派系的約束力與對代表人的認同上的差異,這些派系差異所形成的競爭與合作,在仍處於反對黨的前提之下,原則上仍會以黨的整體利益為最優先的考量. 即使黨主席做為民進黨的領導者,也不能違反黨的最高精神──程序正義與公開透明.在這樣的原則之下,五倫關係就會適時地發揮其潤滑作用;反之,若黨主席以五倫關係作為決策的第一考量,則受到黨內各派系抵制的機會將會增加.由於在制度上刻意弱化黨主席權限,因此以黨主席為主的內外團體現象並不明顯.

Page generated in 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