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檔案資訊描述標準MARC AMC與EAD之比較與格式對映研究

王麗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檔案描述」是檔案管理過程中最基礎的工作,目的在於將具有價值的資料組織、整理,以提供便利的資訊檢索工具。標準的制定在於促使具有價值性的資料可相互交流與分享。美國檔案管理專業,對於檔案描述格式標準之規範,從一九八○年代檔案與手稿機讀編目格式(MARC AMC),到一九九○年代制定的檔案描述編碼標準(EAD),對於發展檔案描述資料結構標準化工作,皆能隨資訊網路的進步與發展,既能符合檔案資料特質,又能滿足使用者日新月異的資訊需求。反觀國內檔案管理有關檔案描述作業缺乏統一架構標準,為使國內檔案界在制定相關中文檔案與手稿描述標準有一明確的參考依據,而進行本研究。 本研究採用比較法與實作方式,運用比較法分析MARC AMC與EAD發展背景、主要功能、描述層級、描述資訊、實際應用等比較項目的異同之處。分析MARC AMC與EAD描述項目對映結果,再以中文機關檔案與個人手稿,分別利用MARC AMC與EAD加以描述,實際分析二種描述記錄間轉換的可行模式。 研究結果有四項:一、MARC AMC能有效控制檔案館館藏資訊,採用MARC AMC作為描述規範的檔案資訊非常豐富;二、EAD徹底實行檔案”控制層次”,利用檔案”多層次描述”特質;三、MARC AMC與EAD描述項目大都可相對應;四、由於機關檔案與個人手稿的層次編排上的差異,MARC AMC與EAD的轉換需分別進行,但二種描述標準所建立的記錄是可轉換的。建議共有五項:一、國內應成立制定檔案描述標準的專責組織;二、分別建立中文檔案與手稿機讀編目格式與中文檔案描述編碼標準;三、研究國內檔案資源層次控制的應用;四、制定中文檔案與手稿描述規則;五、建立全國性檔案館藏聯合目錄與全國性檔案查檢工具計畫。

Page generated in 0.09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