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美國與瑞典生育率模型之研究

藍銘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地區由於婦女受高等教育比例、就業率的增加等因素,使得育齡婦女的生育時間延後、生育總胎次減少,因此總生育率也逐年降低,在2001年時降至1.4的歷史新低,加速台灣地區人口老化的腳步。台灣地區婦女生育率的下降,在各年齡層有不同的趨勢,這種各年齡層生育率變化不同步的現象,使得許多常見的生育率模型(如Gamma及Lee-Carter模型)套用於台灣地區的生育率時產生不小的誤差。為尋求更精確的台灣地區生育率模型,除了考量直接預測年齡別生育率的各種模型外,本文也嘗試以世代(Cohort)的觀點預測未來的生育率,包含世代生育率模型,以及研究胎次別生育率與年齡別生育率之間的關係,再套用國外近年提出的擴散(Diffusion)模型。雖然世界各先進國家近幾年的總生育率皆是下降的,但唯一例外的是美國,在2002年有緩慢回升到2.07的現象;而處於歐洲中的瑞典,由於開發較早,總生育率一直處於極低的狀態。本文針對亞洲、美洲及歐洲三個總生育率變化狀況不同的國家分別找出適合的生育率模型,藉由交叉驗證評估模型的優劣。本文的實證研究台灣以西元1949至1996年(或1975至1996年,對胎次別資料而言)的資料為基礎,1997至2001年資料為檢測樣本;美國是以西元1917至1986年的資料為基礎,1987至1991年的資料為檢測樣本;而瑞典則是以西元1970至1994年的資料為基礎,1995至1999年的資料為檢測樣本。研究發現三個國家總生育率的變化趨勢並不相同,台灣的生育率持續下降,美國則是呈現波浪狀的變化,而瑞典的生育率一直以來維持較平穩的狀態,直到最近幾年有稍微下降的趨勢。另外台灣不同於美國及瑞典特別之處,在於台灣民眾由於中國習俗因而對十二生肖的好惡不同,因此台灣生育率還需將龍虎年的效應列入預測方法的修正,才能得到明顯的改善;而台灣、美國及瑞典相同之處在於世代模型可能因資料分析及估計的程序較為複雜,預測誤差反而高於單一年齡組個別估計法這類模型較為簡單的方法。

Page generated in 0.0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