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天灸治療過敏性鼻炎干預措施的系統評價

楊楨, 11 June 2016 (has links)
目的: 通過搜索有關天灸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研究文獻,以系統評價及數據挖掘技術提取其干預措施的細節,包括敷貼藥物的組成、選用的穴位、治療時間點、治療頻率, 敷貼時長及治療次數等,並且基於此研究,從循證醫學角度提供天灸治療過敏性鼻炎干預措施的建議性方案,為進一步的臨床實踐和研究提供循證醫學依據。 方法: 選取包括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CNKI )、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 VIP )和萬方數據庫( Wanfang Database )在內的中文文獻數據庫及包括EMBASE 數據庫和MEDLINE數據庫在內的英文文獻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檢索範圍為各數據庫已知收錄時間至20 1 6 年2 月的全部期刊,檢索對象為所有有關天灸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研究文獻,制定文獻納人和排除標準進行篩選,對所納人的文獻進行數據挖掘,並通過計算比例、百分數、平均數、中位數等數據處理方法列出相應圖表進行報告。 結果:根據檢索以及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進行統計、最終符合納人標準的文獻為88篇。通過干預措施數據提取分析,可知目前臨床使用率最高的四種藥物分別是白芥子( n=85, 93 . 41 % ),緬辛( n=85, 93 . 41 % ),甘遂( n=72, 79.12% )和延胡索( n = 7 0, 76.92% ),通過將上述藥物比例換算為百分數,再計算中位數之比,得出結果為白芥子( 28. 60% ),延胡索( 2 0.00 % ),名田辛( 16. 70% ),甘遂( 16.70%) , 即白芥子: 延胡索:細辛:甘遂三7:5:4:4 的組方比例。最常用的五個穴位分別為肺俞(n=85, 96 . 5 9% ) ,大椎( n =67, 76 . 14% ) , 腎俞( n =64, 72.7 3% ),脾俞( n= 56, 63 . 64 % )和風門( n=56, 63. 6 4% ) 。治療時間點一般分為三伏天( n 49,53. 26% ) 與常日( n=32 , 34. 78% ) 兩類,治療頻次及次數多為10 天貼1 次, 共 貼3次為一療程。貼敷時間一般為成人3-4h ,小兒l. 5 -2 h , 貼藥時間以皮膚可耐受為度。 結論:通過以上數據挖掘,得出天灸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建議干預措施方案為: 將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按7: 5 : 4 : 4 的比例研組末混合,以新鮮生薑汁調成糊狀, 保鮮備用。取大椎、風門、肺俞、脾俞和腎俞,將配制好的藥物取約2 g 藥量, 置於專用敷貼繆布中央, 貼在上述穴位上。除大惟穴外,其余穴位均取雙側。 預約患者於當年三伏天當天進行治療, 1 0 天貼l 次,共貼3 次為一療程。成人一般貼敷3-4h,小兒一般貼敷1. 5-2h , 貼藥時間可視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如發癢、灼痛感不明顯者可貼敷較長時間,如發癢、灼痛戚非常明顯者宜適當縮短貼敷時間。

Page generated in 0.11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