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代理問題之控制工具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

本研究主要從代理理論及資訊不對稱的觀點,探討兩大議題,第一部份,探討企業為了控制代理問題,必須採行些控制工具,本研究主要針對其中三項工具一負債政策、管理者持股、機構法人持股,研究這些工具在使用上,是否有關係存在?並且探討公司特性對於前兩大政策一負債政策、管理者持股有何影響?第二部份,則探討這些工具的使用以及研發管理費用的高低,是否會影響公司的經營績效?
  研究期間自民國79年至民國83年,選定樣本共122家,樣本又分為全體樣本、高科技樣本、非高科技樣本三種分別探討。針對第一部份的研究議題,採行三階段小平方法來進行聯立模型的實證,在第二部份則採多元迴歸方法,探討控制工具與經營績效的關係。重要實證結果彙總如下:
  (一)就全體樣本而言
  1.管理者持股與負債政策並沒有直接的關連。
  2.機構法人持股的多寡,對負債政策及管理者持股兩者皆有顯著影響。機構法人持股對負債政策有顯著負的影響,機構法人持股與管理者持股比率間,則有顯著的正相關,且管理者持股的決定,深受機構持股多寡的影響。
  3.公司特性中,只有獲利變動率對負債比率的影響最顯著;其餘的公司特性,則對負債政策的影響皆不顯著。
  4.就經營績效的部份而言,不論是以ROA或以EPS來衡量,負債比率及研發廣告費用比率,皆與經營績效呈顯著負相關。則此兩項比率可視為經營績效的優劣指標。
  (二)就高科技樣本而言
  1.管理者持股與負債政策並沒有直接的關連。
  2.機構法人持股對負債政策的制訂,並無顯著影響,但機構持股的多寡,則對管理者持股有顯著正的影響。
  3.公司特性上,只有獲利變動率,對負債政策有顯著負的影響。另外,股票報酬變動率則與管理者持股有顯著負相關。
  4.在經營績效部份,對於高科技樣本而言,不論是以ROA或以EPS來衡量,負債比率及研發廣告費用比率,皆與經營績效呈顯著負相關,故此兩項比率可視為經營績效的優劣指標。
  (三)就非高科技樣本而言
  1.管理者持股與負債政策並沒有直接的關連。
  2.機構法人持股對負債政策的制訂,並無顯著影響。但機構持股的多寡,則對管理者持股卻有顯著正的影響。
  3.在公司特性上,對於非高科技公司而言,所有的公司特性對於負債政策的制訂,皆無顯著影響力。只有股票報酬變動率與管理者持股有顯著負相關。
  4.在經營績效部份,對於非高科技樣本而言,不論是以ROA或以EPS來衡量,負債比率及研發廣告費用比率,皆與經營績效呈顯著負相關。管理者持股則只對EPS有顯著的負影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651
Creators曾斐金, anny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