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孔孟之道述義

第一部分 緒論分兩章
第一章 「釋道」。證釋「道」字由本義引申至各義之情形以明道字意義之
遞演
第二章 論孟中之「道」。舉論孟書中具代表意義之道字詮釋之。
第二部分 本論「孔孟之道述義」分三章
第一章 「所用名詞之闡釋」闡明文中所用諸名詞之意義
第二章 「內聖」。此章與下章外王為全文重心,孔孟之道期於完成人間達
「厚生」之實,欲達厚生必須端正人之行為,而人之行為根源於其
心之意念,故本章即由內心之意念展開:
第一節「道德主體之建立」立仁義禮道德主體以見「應然之理」(仁)發
為萬善之行。
第二節「德性之沉穩」明人之所以不能彰顯其固有之德性者是因為私欲障
蔽之故。
第三節「德性之學之工夫」說種種修養工夫。
第四節「成德之進程」依工夫之淺深,而有種種人格境界,其極致為「聖
人」,乃最理想最圓滿者,此為個人之成就所謂「內聖」者是。
第三章 「外王」。孔孟之道不僅止於內聖「成己」還須「成物」自近以及
遠,以德化之,開物成務,利濟天下,此之謂外王而在孔孟,乃
經政治實現之,故此章分兩節,分述孔子孟子之政冶思想。
第三部分 結論。總結以上以作結束。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534
Creators伍安娜, Wu, An-Nu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