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都會區製造業空間分布變遷之研究 / The Stud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Manufacturing in Metropolitan Area in Taiwan

都市的產業隨著都市的成長而呈現產業結構以及產業區位的改變,尤其以製造業的分布變遷最為明顯。由聚集經濟理論中,人口與產業受到聚集經濟與聚集不經濟交互作用的影響,人口或產業外移出市中心,而呈現出郊區化的情形。在郊區化的過程中,將會產生就業的聚集,相對於就業中心,形成一個或數個就業次中心,使產業的空間分布產生變化。本研究擬不分製造業類別,而從製造業總體面,以製造業就業密度作為製造業聚集的指標,探討製造業在65到85年20年間在都會區空間上分布及其變遷情形,並藉由實證分析影響製造業空間分布的因素,將結果配合經濟發展過程及政策,對於未來都會區的空間發展提供建議。
本研究分為六章:第一章為本研究的動機及架構;第二章為相關文獻回顧;第三章為模型的測試;第四章則由模型的測試結果分析三年的分布變遷情形;第五章測試製造業之變遷因素;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本論文的中心研究部分首先以三次雲型模型測試三都會區製造業的分布情形是呈現單核心或是多核心分布,測試結果呈現台北都會區與台中都會區為多核心型態,而高雄都會區偏向單核心型態。第二部分則藉由就業密度與就業人口比,定位三都會區之製造業核心的分布並分析都會區製造業就業中心與次中心的變化,以了解製造業分佈的情形。台北都會區與高雄都會區製造業發展時程較早,就業中心及次中心的分布較為固定。台中都會區在研究時間內則呈現明顯的郊區化現象,就業次中心變動情形顯著。第三部份繼而進行影響空間中製造業分布變遷之因素。
綜合測試與分析的結果,本研究針對製造業產業用地,認為台北都會區應加強公共設施與交通的連結;台中都會區面對產業發展整體趨緩的情況下應避免產業用地的零星使用;高雄都會區則要注意中心都市的產業用地變更使用。然而工業區之設置除了因應疏導產業及人口的政策,也應注意空間中所隱含的聚集經濟因素。產業的郊區化使製造業在三都會區均呈現往西部濱海地區移動的趨勢,由此,對於濱海地區的用地開發應兼顧經濟發展與環保而有前瞻性的規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919
Creators陳俐伶, Chen, Li-L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