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一九五六年蘇伊士運河事件之研究

一九五六年蘇伊士運河事件,是東西方在中東地區權力關係發生突變的轉捩點,一則代表了英法舊殖民勢力的沒落,二則揭起了美國和蘇聯在中東冷戰的序幕,再則使以列和阿拉伯國家間的世仇更難消除,造成以後中東地區長期紛擾不安的局面,所以,在整個國際關系史上,此一事件,實有其劃時代的重要性。就另一方面說,蘇伊士運河事件在自由世界對抗共產集團的□爭中,亦有其特殊意義,說明了自由世界團結一致和遠大目光的必要,若一昧只求進利,不作遠圖,則必落入共黨各個擊破的圈套。本文的目的,在指出此事件所給予的啟迪,以為來者的殷鑑。
一九五六年運河事件,在國際法方面,一度為炙手可熱的問題,但事件本身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似遠不如其在國際關係史上的重要,因此,本文的探討方向,係專就國際關係的角度,採取敘述事實與探討問題相行並重的方式,來論述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本文共計六章,第一章導論,概述運河事件的遠因,第二章探討事件的近因,第三、四、五章討論事件中,各有關國家的外交活動,和平的努力與失敗,以及戰爭爆發後的國際調處和善後處理;最後一章為一簡短的結論。
一九五六筆運河事件,距今僅十二年,許多官方資料均未公諸於世(英國政府一直拒絕公布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六日與二十三日英法間秘會議的紀錄),以致於本文的論述,可能有不夠翔實之處,不過,就本文研討的世界均勢變遷而論,即使有缺點,也不致改變本文的結論。再者,本文使用之資料,多為英文書籍,筆者英文程度欠佳,對某些資料的翻譯,如條約、演講詞、及談話錄等,縱使沒有重大的錯誤,亦難免有不妥的地方。在這裡,作者應先說明。
本文承陳教授治世師指導,耳提面命,示教良多,特別是對於論文大綱及撰寫重點,有啟發性的提示,謹於此表示衷心的謝意。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363
Creators鄧備殷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