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國中學生知覺校園受凌經驗與其相關
因素的關係。研究對象:本研究對象以就讀於雲林縣國民中學一至三
年級的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共 580 位。發出問卷 580 份,計回收
550 份回收率 95%,剃除無效問卷 16 份,剩下 534 份為有效問卷,
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92%。統計方法:將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獨
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研究樣本之國中學生在「個人特質」與「受凌因素」中,個人特
質包含「神經質性」、「嚴謹自律性」,受凌因素包含「個體受凌」、
「反擊霸凌」、「整體受凌」;顯示出「聰穎開放性」與「反擊霸凌」、
「整體受凌」達顯著正相關,「外向性」與「個體受凌」、「反擊霸
凌」、「整體受凌」達顯著負相關。
由此得知,個人特質越「神經質性」或越「嚴謹自律性」在「個
體受凌」、「反擊霸凌」與「整體受凌」上越容易受凌。個人特質越
「聰穎開放性」在「反擊霸凌」與「整體受凌」上越容易受凌。個
人特質「外向性」越負向在「個體受凌」、「反擊霸凌」與「整體受
凌」上越容易受凌。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being bullied in school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The participants were 534
students in thre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Yunlin.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wo main factors were analyzed in this research. One wa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other was Bullied Factors. Personality Traits included Neurotic Traits and
Rigorous Self-Discipline. Campus Bullied Factors included Individual Bullied,
Countering Bullied, and Overall Bullied. It showed that Intelligent Opennes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untering Bullied, and Overall Bullied. Extravers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dividual Bullied, Countering Bullied, and Overall Bulli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personality traits with more Neurotic Traits
and Rigorous Self-Disciplin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dividual Bullied,
Countering Bullied, and Overall Bullied items and were easily been bullied. The
personality traits with more Extroversio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dividual
Bullied, Countering Bullied, and Overall Bullied items. / 內容目錄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誌謝辭......................................................................... ............. ............. v
內容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0
第一節 校園霸凌之定義、型式及起因 ......................... 10
第二節 校園霸凌理論及相關文獻.................................. 22
第三節 受凌的特徵及相關之研究.................................. 27
第四節 受凌經驗之相關因素..........................................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6
第二節 研究流程圖...........................................................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8
第五節 專家效度............................................................... 4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76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人口背景變項及個人描述之現況分析... ………..76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受凌因素上之差異比較.. …… 80
第三節 探討不同個人描述的國中學生在受凌因素上之差異比較…..85
第四節 探討不同個人特質的國中學生在受凌因素上之相關分析…..93
………………..……………………
第五章 結果與建議 ……........…………………………………….94
第一節 討論…………………....………………………94
第二節 結論……………………....………………........97
第三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04
英文部分…………………………....……………………122
附件一預試問卷………………………………....………………….131
附件二正式問卷…………………………....……………………….140
表目錄
表 2-1 校園霸凌各學派理論............................................................ 22
表 2-2 受凌者的特徵 .................................................................... 28
表 2-3 受凌特徵表現一覽表 ........................................................ 32
表 2-4 人格五大因素特質各量尺的說明...................................... 41
表 3-1 個人描述第一回合問卷統計結果與建議 ........................ 50
表 3-2 個人描述第二回合問卷統計結果與建議 ....................... .51
表 3-3 個人因素特質量表第一回合問卷統計結果與建議 ..... ...52
表 3-4 個人因素特質量表第二回合問卷統計結果與建議 …...56
表 3-5 受凌經驗量表第一回合問卷統計結果與建議………....59
表 3-6 受凌經驗量表第二回合問卷統計結果與建議………....63
表 3-7 「個人特質預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66
表 3-8 個人特質因素分析摘要表………………………… .....68
表 3-9 「個人特質因素」信度分析摘要表 …………………...70
表 3-10 「受凌因素預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 表 …………..71
表 3-11 受凌因素分析摘要表 …………………………………72
表 3-12 「受凌因素」信度分析摘要表 ……………………….74
表 4-1 國中生人口背景現況分析表 ………………………….77
表 4-2 國中生人口背景個人描述現況分析表………………….79
表 4-3 不同性別國中學生知覺之受凌因素分析摘要表……….80
表 4-4 不同就讀年級國中學生知覺之受凌因素分析摘要表….81
表 4-5 不同學業成績國中學生知覺之受凌因素分析摘要表.....82
表 4-6 不同家庭狀況國中學生知覺之受凌因素分析摘要表.....83
表 4-7 不同個人描述學生知覺之個體受凌分析摘要表(一) ….85
表 4-8 不同個人描述學生知覺之個體受凌分析摘要表(二) ….86
表 4-9 不同個人描述學生知覺之個體受凌分析摘要表(三) ….87
表 4-10 不同個人描述學生知覺之個體受凌分析摘要表(四) ….88
表 4-11 不同個人描述學生知覺之個體受凌分析摘要表(五) ….89
表 4-12 不同個人描述學生知覺之個體受凌分析摘要表(六) ….90
表 4-13 不同個人描述學生知覺之個體受凌分析摘要表(七) ….91
表 4-14 不同個人描述受凌分析總表 …………………….……92
表 4-15 個人特質與受凌因素之相關分析摘要表……………….93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 .........................................................................46
圖 3-2 研究流程圖 .....................................................................47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TW/103DYU00576020 |
Date | January 1900 |
Creators | 陳俊烽, Chun-Feng Chen |
Contributors | 陳明印, Ming-Yin Chen |
Publisher | 大葉大學, 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
Source Sets |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English |
Type | 碩士 |
Format | 140 |
Relation | 一、 中文部分: 王美恩(2011)終結霸凌:洞察孩子內心世界,打破霸凌的惡循環。臺北市:天下雜誌。 王素靖(1997):校園暴力-「學生間打架行為」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37,24-27。 江明慧(2010)。教師負面評價、同儕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吳文琪(1999)。臺北市國中生暴力行為與溝通技巧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雅真(2009)。校園霸凌現況調查與介入措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台中縣。 吳銘祥(2007)。當孩子遇上霸凌。師友,479,45-49。 吳為恭、湯世名(2012)。被罵矮子國中生3打1。取自自由時報電子報,全文報紙資料庫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7/today-center15.htm 吳璟誼(2010)。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對校園霸凌傾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台北縣。 吳詩琳(2010)。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 東。 李卓穎(2010)。高中職同儕間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政憲(2008)。校園霸凌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高雄縣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李明憲(2010)。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之推動模式。取自http://www.peacefulschool.org/ArticlePage.aspx?ArticleID=1d44a67d-9964-4e30-b354-47d246a64407 李雅君(2010)。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被霸凌現況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邱珍琬(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41-80。 邱靖惠與蕭慧琳(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147-170。 沈邑蓎(2009)。「酷凌行動」計畫在國中表演藝術課程的實踐--以校園衝突、霸凌為主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沈淑鈴(2008)。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親子依附、 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對受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士力(2008)。國中生霸凌行為與學校適應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和男(2004)。國中生校園暴行被害經驗與特性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官蓓(2012)。臺灣校園霸凌事件及其危機管理機制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54,1-21。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師民(2011)。踹打過肩摔少女霸凌情敵。取自蘋果日報,全文報紙資料庫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0326/33275525 林坤松(2000)。青少年校園暴力盛行率及危險因子研究-以台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玫君、歐怡雯(2007)。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臺北:心理。 林家弘(2007)。高中職生校園被害型態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淑芬、林衢良(2008)。依附、自我控制、逸樂休閒和偏差同儕對偏差行爲的解釋模式-以中區大專院校一年級學生爲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 (1),141-155。 周秀玲(2008)。高中職生受凌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柯清心(譯)(1995)。Battling the School-Yard Bully/校園暴力-別讓孩子成為沉默的受害者。原作者:(Kim Zarzour) 台北市:遠流。 洪信蓓(2011)。師生互動對國中生不當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福源 (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000(110),0088-0098。 洪福源、黃德祥(2002)。國中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報,2,37-84。 胡瑋潔(2004)。國中學生社會技巧、欺凌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侯崇文、周愫嫻,2000,〈影響青少年被害因素的探討〉。《犯罪學期刊》5:79-106 。 陳姿伶(2010)。從被害者促發理論觀點分析國民中學校園欺凌事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陳明珠(2010)。高中職學生霸凌經驗與人際依附風格、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麗欣(1988)。國民中學校園學生暴行之研究-從被害者學觀點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郁瑾(201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導師領導、父母管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陳薇先(2012)。臺東縣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至中(2012)。面對網路霸凌4成青少年淡定。取自中央社新聞網,全文報紙資料庫網址http://www.cna.com.tw 陳秋琪(2009)。彰化縣某國中學生受霸凌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易芬(2012)。反霸凌之我見。臺中市教育電子報,取自http://www.tc.edu.tw/epaper/index/view/id/524。 陳武天(2007)。國中學生同儕關係、偏差行為與中途輟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秀卿(2008)。青少年刺激尋求動機、同儕關係、休閒阻礙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郭乃榮(2006)。國中生校園暴力被害之研究:以臺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珍雯(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杰(2008)。淺談日本的校園欺凌問題。中國電力教育,2008 (23) ,233-234。 張雅婷(2003)。桃園市國中生校園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張育聞(2009)。校園霸凌造成國中生被害者負面行為之調查--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張素秋(2008)。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張怡貞(2008)。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支持與國三學生偏差行為之關連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張淑貞、黃雅惠(2011)。國小學童霸凌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10,70-79。 張珍雯(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素美(2010)。臺北地區國小高年學童霸凌之相關家庭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許文宗(2010)。國中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教育部(2007)。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表。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網站。2014/09/27,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csrc.edu.tw/ 教育部軍訓處(2009)。93-97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臺北市:教育局。 教育部(2010)。教育部九十八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2010)。認識校園霸凌。2014/09/26,取自http://140.111.1.88/board/detail/24。 教育部(2012)。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2014/09/29,取自https://csrc.edu.tw/bully/issue.asp 教育部(2014)。教育部統計處網站,2014/10/01,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03/103edu_EXCEL.htm 黃小芳(2010)。國中學生性格特質、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黃志弘(2009)。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怡倫(2008)。青少年欺凌受害者之人格特質、父母教養風格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賀欣音(2010)。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馮喬蘭(2011)。這樣反霸凌,有用嗎?。人本教育札記,2011(2 6 8),38-40。 鄔佩麗(1997)。校園暴力行為之預防及處理策略模式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9,137-176。 彭瓊慧(2008)。實施探索教育課程對國中生欺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臺東縣。 曾慧青(2009)。校園霸凌之探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楊宜學(2009)。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楊翠娟(2006)。青少年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台中市。 楊雅鈴(2009)。父母教養方式與校園暴力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葛婷婷(2010)。國中生旁觀欺凌行為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光輝(譯)(2005)。原作者Pervin et al(2004)。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台北市,雙葉書廊。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行事件之防治。中等教育,58(5),8-29。 鄭立瑋(2008)。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同儕關係及其社會技巧訓練之探究。特教通訊,39,7-13。 鄭錦如(2013)。國中生權威取向、權威性格、特質自尊與校園霸凌現象之關連的初探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蔡文華(2008)。高中與高職學生校園暴行被害經驗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蔡嘉玲(2009)。台南縣完全中學學生受霸凌經驗與恐懼感氣氛相關之研究--以霸凌態度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蔡慧苓(2005)。國小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正夫(2013)。家庭社經地位、數學態度與校園霸凌對八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影響:以 TIMSS2007 資料為例(未出版碩士之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市。 劉樹雯(2007)。高中職學生校園暴力行為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劉哲宇(2010)。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賴盈甄(2009)。雲林縣公立高職學生霸凌行為經驗與受害影響之相關研究-以因應策略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縣。 蕭媚蓮(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校人際關係對校園霸凌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縣。 謝智玲(2007)。異國婚姻家庭的父母管教、參與學校教育與子女行為適應之調查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 (2),81-95。 謝志龍(2005)。國中校園暴力的被害分析。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4,83-117。 顏秀娟(2012)。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麗敏、黃德祥(2005)。高中職校園欺凌行為現況與輔導策略之研究。中國輔導學會年會發表論文,328-330。 蘇英玫(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校園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Baldry,A.C.& Farrington, D.P. (2000). Bullies and delinquent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parental styles.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0,17-31. Besag,V.E. (1989). Bullies and Victims in School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Retrieved from EBSCO host. Birmaher,B. ,Ryan ,N.D.,Williams on ,D A,Kaufman ,J,Dahl,R.E., Pere,J,& Nelson,B.(1996).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35 ,1427-1439. Boulton, M. J. (1996). Bullying in mix sex groups of children. Educational Psychology,16(4), 439-443. Cross,Tracy L,(2001).“Social/Emotional Needs: The Many Faces of Bullies,” Gifted Child Today, 24(4), pp.36-37. Futterman, S.(2004).When you work for a bully: Assessing your options and taking action. Montvale, NJ:Croce Publishing Group. Gallo,A.M.,Schultz ,VA ,& Breitmayer, B.J.(1992).Description of the illness experience by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renal disease. American Nephrology Nurses’ association Journal, 19(2),190-214. Hoffman,J.P, & Su,SS.(1998)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and depression: Conditional and gender differentiated effects.Substance Use and Misuse,33,2219-2262. Hwang, H.W.&McCluskey, J.D.(2006). Causes of School Bullying: Empirical Testof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and General Strain Theory. Crime & Delinquency, 85-114. Jankauskiene, R., K Kardelis (2008).Associations between school bulling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36,145-161. Moon, B, Morash, M & McCluskey, J. D. (2010). General Strain Theory and School Bullying An Empirical Test in South Korea. Crime & Delinquency, 1-29. Mayer,E.J.(2009).Gender,bullying,and harassment:strates to end sexism and homophobia in school.: Teacher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Malek,M.K.,Chang,B.H.,&Davis,T.C.(1998).Self-report characterization of seventh-grade student’fights.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3.103-109. Maccoby, E.E,&Martin, J. 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Mussen, & M.E.Heatherington (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1-101,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Nj, J.W.Y.,&Tsang,S.K.M.(2008).School bullying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7(2),3-19. Nansel, T.Overpeck, M,Pilla, R.S,Ruan, W.J, Simmons-Morton, B.Schmidt, P.(2001).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Journal of AmericanMedical Association,285, 2094-2100. Olweus, D.(1993).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what we can do.Retrieved from http://www.olweus.org/public/bullying.page. Olweus, D.(1994).Bullying at school: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5(7),1171-1190. Olweus, D., & J.Junger-Tas. (1999).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NY:Routledge. 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2008) .Types of Bullying, July,31,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violence-preventionworks .org/public/recognizing_bullying_page Pettit, G. S., Bates, J. E., & Dodge, K. A. (1997). Supportive parenting, ecological contex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 seven- year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ren Development, 68 (5), 908-923. Rigby,K.(1996).Bullying at school: What to do about it. Bristol, PA: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Savage, T.V.,& K.Savage,M.(2009).Successful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teaching self-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 SAGA Publishing Inc. Seals, D.,& Young,J.(2003).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Prevalence and relationship to gender,grade level,ethnicity,self-esteem,and deperssion.Adolescence,38(152),735-747. Sharp, H.(2007).School crisis case student:solutions to crucial problems facing education. USA: Rowman&Littlefield Education. Shields, A.,& Cicchetti, D. (2001). Parental Maltreatment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MiddleChildhood.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30(3), 349-363. Smokowski, P. R.&Kopasz, K. H.(2005).Bullying in school: an overview of types,effects,family characteristics,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Children & Schools,27,101-110. Schaefer, E.S.(1959). A circumf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 259-302. Wong,D.S.W.(2004).School bullying and tackling strategies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48,537-553. |
Page generated in 0.005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