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過失犯個別化理論和過失犯實務案例的研究

這本論文共有兩個主題。

第一項主題是對於過失犯一般化理論和個別化理論的探討。在刑法的領域中,過失犯的注意能力,究竟應當定位在構成要件階層,還是應當定位在罪責階層,由於學者之間見解的不同,而有一般化理論和個別化理論之爭。本論文的內容如下:對於各項中外學說的比較和評論,包括:國內學者許玉秀和黃榮堅的看法,德國學者Jakobs的個別化理論,以及作者本人的看法,並且詳述故意犯和過失犯的不法結構及兩者的異同,注意能力對於犯罪成立的意義,一般化理論的矛盾之處,以及注意能力和責任能力的結構和兩者的異同。本論文的特色在於:對於德國學者Jakobs的個別化理論做出了較為詳細的介紹,並且對於個別化理論和一般化理論之爭,提出了許多發人省思的論點。

第二項主題是對於過失犯實務案例的整理。作者從義務內容和過失型態的角度,對於過失犯實務案例做出了詳盡的分類,並且從中解決超越承擔過失的問題,以及注意能力定位問題的爭議。本論文的特色在於整理、分析了上百篇實務判決,內容包羅萬象,包括:食物中毒、醫療過失、交通事故、公共安全、環境污染、火災事故、遊樂場意外、勞工安全、幼兒安全等等。作者希望藉由對於實務案例的整理歸類,能夠呈現出不同案例類型的義務內容和過失型態,以展現正確的法律觀點。目前實務見解對於過失犯的義務內容和過失型態常有誤認,作者希望這部分的內容能夠多多少少起到一些澄清的作用。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8651025
Creators簡竹君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