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偶然身為僑生:戰後不同世代華裔馬來西亞人來台求學的身份認同

移居南洋的華僑在革命時期出錢出力,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將華僑視為革命之母。自北伐之後開始注重僑務,積極推動僑教。本研究首先釐清何謂華僑、華裔,再從離散概念出發,談論離散華裔的轉變。研究對象是僑生人數最多的馬來西亞僑生,從深入訪談中瞭解自美援時期開始來台求學,不同世代僑生的身份認同。研究結果顯示,除了第一代移居到南洋者外,其他受訪者認為自己不是回國求學、是華裔,而且是華裔馬來西亞人。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451003
Creators陳慧嬌, Tan Hooi Chia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