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琉球兩屬關係形成過程 / Ryuky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nd japan

琉球,是位於環東支那海東方的小島。初期王權,由三個國家各自獨立割據,且相互爭權,因此琉球境內十分混亂,是為三山分立時代。
  1372年,中國明太祖派遣使者至琉球,向琉球宣達向其朝貢的旨意。該年,因中山國察度認為若與世界大國明朝建交,則可創造有利於對抗山南王及山北王的局勢,故決定與中國明朝締結關係。因此造就了往後從十四世紀後半至十七世紀初,期約大約兩百年向明朝貢的關係。
  物資貧乏的琉球並未僅與中國進行貿易,與東南亞的貿易也十分頻繁。並且,與日本的貿易是從應仁10年(1403),琉球船隻漂流至六埔時開始有了接觸。起初的貿易對象為幕府。但,永享十年(1438)時朝鮮藉由對馬宗氏控制貿易理由,停止了與薩摩的直接貿易。從此之後,薩摩幾乎停止了與朝鮮的貿易,故島津氏將對外貿易對象轉向了南方的琉球。琉球對於薩摩來說佔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打算透過琉球來與明朝進行間接貿易。因此有了侵略琉球的計畫,並且在1609年正式出兵琉球。
  明朝時期,中國方面知道琉球受薩摩侵略佔領,但並未派遣軍隊進行救援。朝代交換之後,清朝也並未察覺有異,繼續的與琉球建立朝貢關係。在本文中針對中國以及日本與琉球關係為中心,來了解中日琉之間複雜的關係。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556005
Creators邱思嘉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