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4
  • 3
  • 1
  • Tagged with
  • 9
  • 9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琉球兩屬關係形成過程 / Ryuky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nd japan

邱思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琉球,是位於環東支那海東方的小島。初期王權,由三個國家各自獨立割據,且相互爭權,因此琉球境內十分混亂,是為三山分立時代。   1372年,中國明太祖派遣使者至琉球,向琉球宣達向其朝貢的旨意。該年,因中山國察度認為若與世界大國明朝建交,則可創造有利於對抗山南王及山北王的局勢,故決定與中國明朝締結關係。因此造就了往後從十四世紀後半至十七世紀初,期約大約兩百年向明朝貢的關係。   物資貧乏的琉球並未僅與中國進行貿易,與東南亞的貿易也十分頻繁。並且,與日本的貿易是從應仁10年(1403),琉球船隻漂流至六埔時開始有了接觸。起初的貿易對象為幕府。但,永享十年(1438)時朝鮮藉由對馬宗氏控制貿易理由,停止了與薩摩的直接貿易。從此之後,薩摩幾乎停止了與朝鮮的貿易,故島津氏將對外貿易對象轉向了南方的琉球。琉球對於薩摩來說佔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打算透過琉球來與明朝進行間接貿易。因此有了侵略琉球的計畫,並且在1609年正式出兵琉球。   明朝時期,中國方面知道琉球受薩摩侵略佔領,但並未派遣軍隊進行救援。朝代交換之後,清朝也並未察覺有異,繼續的與琉球建立朝貢關係。在本文中針對中國以及日本與琉球關係為中心,來了解中日琉之間複雜的關係。
2

『椿說弓張月』論―以琉球王權論為中心― / Japan

賴宥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椿說弓張月』(以下簡稱『弓張月』)為曲亭馬琴從文化四年(1807)開始耗時四年所完成的作品。故事中源為朝一行人雖然打敗妖仙人曚雲,但之後彼此卻互相推讓琉球王國的王位,而王位就一直空著沒有人繼承。在這之後打破僵局的契機終於出現。琉球的漁夫捕獲到稀有的人魚想要獻給為朝,但為朝沒有接受,之後讓給寧王女,寧王女也同樣沒有接受而轉讓給舜天丸。在彼此推讓的過程中時間一直流逝,最後人魚就因此而腐爛。   在『日本書紀』中也有和上述相似的內容。『弓張月』中的內容可以推論是參考『日本書紀』而作成的,但『日本書紀』中漁夫所捕獲到的是鮮魚而並非人魚。因此,本論文以『弓張月』為對象,分析馬琴將鮮魚更改成人魚的理由,並檢討人魚與琉球王位繼承的關連,進而考察分析作中琉球的王權問題。   本論文共有五章,第一章論述研究動機、目的與先行研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當時江戶時代的國學者及政治家的琉球觀,進而探討當時人們對於琉球所抱持的看法。接著在第三章則先分析中國和日本的人魚傳說,再回歸『弓張月』探討人魚的出現所帶來的影響。第四章則是分析為朝、寧王女、舜天丸三人的王權繼承問題。最後在第五章的結論整理上述的論點,探討馬琴使用人魚的理由以及琉球的王權繼承問題。
3

琉球奄美喜界島上嘉鉄方言の文法

白田, 理人 23 March 2016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19433号 / 文博第711号 / 新制||文||631(附属図書館) / 32469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行動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田窪 行則, 教授 吉田 豊, 准教授 千田 俊太郎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4

近世日本から見た琉球の地位

木土, 博成 26 March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0833号 / 文博第763号 / 新制||文||657(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歴史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横田 冬彦, 准教授 谷川 穣, 教授 岩城 卓二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5

19世紀琉球国の対外関係:「通事」の働きを中心に

張, 子康 23 March 2023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文学) / 乙第13532号 / 論文博第669号 / 新制||文||733(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歴史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髙嶋 航, 教授 中砂 明徳, 准教授 村上 衛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對琉球政策之研究 / A study of policy of the R.O.C government toward Okinawa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米澤晉平, Yonezawa, Shimp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二次世界戰後琉球在美國的軍事統治下,其主權歸屬尚未決定,而其地位依然不穩定。戰後當初中華民國政府根據與琉球歷史關係,主張對琉球群島有領土主權,試圖收回琉球,然而,因為國共內戰等的政治混亂,使其無暇進行對於琉球群島主權宣示的具體行動。而後,中華民國雖得到了美國支援而進入穩定期,卻仍未對琉球群島之主權作出明確之宣示。1953年8月美國表示願將奄美群島交還日本,中華民國政府收到此消息之後,改變原來的消極態度,闡明對琉球問題之其立場,反對奄美群島交還,依據相關法理,主張有決定琉球最後處理之權利及責任。然而,1970年前後,當美日兩國開始就沖繩主權之歸屬談判時,中華民國政府僅僅向美日兩政府表達反對日本收回琉球之意見,即未再進行更進一步的行動。1971年起中華民國失去了中國代表權並退出聯合國,而後1972年與日本斷交,相繼發生嚴重衝擊國家外交之挫敗,造成中華民國於國際上之地位日漸低落,使其無力伸張對於琉球之權利。   中華民國政府對琉球政策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將琉球放在自己影響力之下,第二則是阻止琉球之赤化,為避免刺激美日兩國政府而進行對琉政策,中華民國政府自二戰結束後,在台灣幫助組織民間團體,透過該團體代表蔡璋運用其蒐集琉球問題的相關資訊、對外宣傳中琉關係淵源,以及進行對琉球政治性活動,試圖達成其對琉球政策,並且透過民間管道盡力推動與琉球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方面的交流。涉及60年代後,尤其是中琉文化經濟協會前理事長方治與琉球的政治經濟領導人士之間建立密切管道,擁有對琉球不小的影響力,實際上60年後期,政府以他個人力量可以進行對琉球政策,成功培養對中華民國(台灣)內向的情緒,而能防止中國共產黨勢力侵入琉球。琉球歸還日本後,沖繩縣民對台灣情緒依然很好,因此台灣(中華民國)政府仍可以繼續與沖繩(琉球)密切交流,在於沖繩(琉球)的政經方面能夠發揮一些影響力,但方治過世後,台灣(中華民國)政府對沖繩(琉球)之影響力大幅衰退,只能維持半官半民聯繫而已。   隨著台灣政府與北京政府互改善雙方關係,台灣政府對琉球政策之中,削弱了反共政策的性質,並且關於琉球最終地位,事實上默認日本對琉球主權,目前琉球群島的狀態,但因由釣魚台問題,尚無正式公開承認。從而,現今台灣政府對琉球政策似乎失去了其存在意義。
7

南琉球宮古語史

CELIK, Kenan 23 September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711号 / 文博第844号 / 新制||文||694(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行動文化学専攻 / (主査)准教授 千田 俊太郎, 教授 定延 利之, 准教授 CATT Adam Alvah, 教授 五十嵐 陽介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8

李鴻章與琉球問題(1877-1882)

端木琳, Duan, Mu-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以琉球問題為中心,探究李鴻章這個中國近代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在這次外 交事件中扮演何種角色。內容分五章,共約七萬五千字。 第一章追溯中日琉以往的關係,並引出琉球問題的序曲--台灣問題。 第二章敘述琉球問題的發生以及中日之間對此問題的交涉經過及結果。 第三章由李鴻章對日本、琉球的認知及他所認為妥善的處理方式窺其意識型態及其衡 量、裁斷的標準。 第四章探討身兼直隸總督及北洋大臣的李鴻章之外交職權如何?以明瞭他的意見在外 交決策中的地位。 第五章結論--在知識上:李鴻章對日本、琉球的認識不夠充份,但比諸時人是有過之 而無不及;在外交行政上;李鴻章是一個與議者、執行者而非決策者。
9

オキナワトカゲの系統地理学および集団遺伝学

栗田, 和紀 24 March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理学) / 甲第18103号 / 理博第3981号 / 新制||理||1574(附属図書館) / 30961 /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生物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疋田 努, 准教授 本川 雅治, 准教授 森 哲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Page generated in 0.0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