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析論我國公務人員之權利救濟 / Analyzing the scheme of administrative remedy of R.O.C und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w made by the Grand Justice of the Judicial Yuan

法諺云:「有權利,即有救濟」,又云:「法律賦予權利於先,並設救濟於後」。我國憲法第十六條規定,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權,即以根本大法揭示政府應提供人民權利保護請求權,以對抗違法或不當之侵害。有關公務人員之權利救濟,在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一八七號公布前,向來浸濡於傳統特別權力關係思潮,致被剝奪殆盡。釋字一八七號公布後,首揭公物人員退休金案件得予爭訟之先例,變更公務人員勤務關係所若生爭執不得爭訟之解釋與判例。之後,相繼公布釋字第二○一、二四三、二六六、二八○、二九八、三一二、三二三、三三八號等解釋,放寬公務人員財產權、工作權、身分權之救濟,非但彌補公務人員權利救濟之闕漏,更成為我國人員權利救濟制度之核心,由於大法官解釋突破原有藩籬,除對公務人員申訴與保障產生重大變革外,亦影響公務人員考績、懲戒、懲處等制度,且因大法官解釋文甚為簡潔抽象,若干疑義亦有待探究釐清,亦是本論文研究重點。
  本文共分七章,首章緒論敘述本研究之目的,架構、方法及限制等﹔次章就公務人員權利之內涵、權利救濟之基本功能加以闡釋分析,以建立權利救濟之基本觀念﹔第三章分別介紹美、日、英三國公務人員權利救濟之主要內涵,並分析制度特點,以為我國建制參考﹔第四章從法規及實務層面介紹我國公務人員權利救濟制度之沿革﹔第五章著重於司法院相關解釋涵義之闡述與評價﹔第六章說明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影響層面;第七章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預期達成下列目標,1.大法官解釋涵義之闡述與評論,2.重建公務員與國家之關係,3.經由制度分析法及比較研究途徑析取先進國家權利救濟制度之精華,4.健全權利救濟體系之功能,5.為我國申訴與保障制度提出建設性意見,6.針對公務人員懲戒,考績、任用法規應予配合修正之處,研擬具體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161
Creators李武育, Lee, Wun Yuh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