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稽核策略與出口貿易政策之研究

1980年代興起的「策略貿易理論」認為政府應該在貿易中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透過補貼來造成「利潤轉移效果」,進而提升本國的福利水準。不過,礙於 WTO的規定,政府通常無法對於出口廠商直接進行補貼。除此之外,國際貿易理論大多忽略了逃漏稅行為對於廠商生產決策的影響。本文嘗試將出口補貼的議題以及利潤稅逃漏的問題相結合,探討若政府不得使用補貼,則其是否能夠透過降低查核率,使得本國的福利水準上升。而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允許出口廠商逃漏稅未必皆能攫取外國廠商的利潤,而是依稽核方法而異。當政府採取完全隨機的查核模式時,則政府不需進行稽查。但若政府是對申報收益訂定查核標準時,則我們發現在某些限制條件之下,政府的確可以透過對出口的廠商降低其查核率,使得本國的福利上升,且會使得本國廠商的產量超過 Stackelberg 的領導者的生產水準。最後我們考量兩國政府都使用降低稽核投入的情況下,則策略互動關係會變成一個「囚犯困境」,而且沒有適宜的遏止方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2550121
Creators陳政弘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